栏目导航
-
陈祚明诗序五篇
-
作者:
陈斌
来源:
古籍研究
文献类型 :期刊
-
关键词:
采菽堂古诗选
边华泉
何景明
李于鳞
夏复
谢茂秦
诗序
汉魏六朝
稽留山人集
陈祚明
日期:2016
-
描述:
清初诗论家陈祚明(1623—1674)游幕大学士胡兆龙期间,遍选汉唐及明代诗歌,其《采菽堂古诗选凡例》称:“己亥(1659)初夏主少宰宛委胡先生家,论列三唐诗。先生多所正定,意莫逆。其明年,就都谏严颢亭馆舍。辛丑(1661)秋南归,事中辍。归二年,癸卯(1663)夏复走燕山,会胡先生移疾家居。多暇日,以稍差池旧牍,于是汉魏六朝古诗、三唐诗及明李献吉、何景明、边华泉、李于鳞、王元美、谢茂秦诸集,即渐评
-
明代精英文人与民歌传播——以李梦阳、何景明、李开先和冯梦龙为例
-
作者:
徐文翔
来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
关键词:
民歌传播
雅俗互动
明代
精英文人
日期:2016
-
描述:
明代中后期,以李梦阳、李开先、冯梦龙等为代表的精英文人,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民歌的传播中。他们或利用自身在文坛上的影响力促进某些曲牌的流传,或亲自搜集、整理、刊刻民歌集,对民歌的传播以及民歌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反映出雅俗互动的文化背景下文人与民间的深入交流。
-
明代古诗选本与谢灵运——兼议何景明“古诗亡于谢”
-
作者:
岳进
来源: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文献类型 :期刊
-
关键词:
谢灵运
古意
选本
理趣
竟陵派
古诗
日期:2016
-
描述:
明代古诗选本对谢灵运的编选、评点,与六朝诗歌总集、谢灵运诗集及诗文评,相互回应与影响,一方面,以何景明"古诗之法亡于谢"为争议焦点,从杨慎、黄省曾、李攀龙、王世贞、胡应麟、许学夷到钟惺、谭元春、陆时雍,他们在谢灵运古诗的诗体意义、古诗格调等方面逐渐达成共识;同时,对其古诗格调和山水理趣的开掘又从不同流派的诗学视角展开,并在清代古诗评选中获得发展、完善,使谢灵运的诗史地位真正得以确立。
-
何景明杜诗“变体”说考论
-
作者:
金生奎
来源: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文献类型 :期刊
-
关键词:
变体
何景明
杜诗
明代
日期:2016
-
描述:
“变体”说是明弘治、正德年间出现的一个杜诗批评概念,由何景明在其《明月篇序》一文中建立,主要是指杜诗作为唐诗代表又异于唐体的特点。在何景明之前,“变体”说有一个理论准备的过程。何景明的杜诗“变体”说,反映的是格调论诗学背景下,“前七子”诗人群体在杜诗接受观念上因相互激发或争议而形成的一个判断。在普遍尊杜的时代氛围下,“变体”说的确立,体现了杜诗批评在明中后期的多样化、深入化倾向。
-
鄂东书风蔚 黄冈翰墨香——湖北省黄冈市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
-
作者:
来源:
基础教育课程
文献类型 :期刊
-
关键词:
书法教育
黄冈市
书风
中小学
湖北省
鄂东
教育现状
长江中游
日期:2015
-
描述:
黄冈市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版图面积1.7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40万。黄冈一直有书法教育的传统,自有科举制度以来,黄冈进士数总量排全国第五,湖北第一。这些先贤俊杰大多文翰双修,其书法造诣都达到相当高度,如明代文坛领袖何景明、“天台一派”创立者耿定向、楚地第一才子王廷陈、清代状元刘子状和一代文宗陈沆等都颇负书名。
-
言意之辩与守变之道:论何李之争的复古二维度
-
作者:
张宏勇
来源:
郑州师范教育
文献类型 :期刊
-
关键词:
老庄哲学
守变
复古
论争
日期:2015
-
描述:
文学史家对明朝中期文学思潮多以“复古”概之,认为何景明、李梦阳是其两大旗手。复古旗帜之下,二人在对待“古”的诗文理论主张上存在明显差异,李梦阳倾向“守”,何景明重在“变”。“言意之辩”是二人争论的焦点并寓于“守变”之中。何景明重“变”根源于对老庄哲学的“一”和“万”的关系的理解。二人对“古”的态度差异正反映了他们对待“传统”的态度差异,何景明对待传统的“通变”态度给今天的文学发展以启示。
-
且为烹茶看竹留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时代青年(上半月)
文献类型 :期刊
-
关键词:
暂无
日期:2015
-
描述:
野外逢迎少,柴门落叶稠,人闲不扫室,客到始梳头。 且为烹茶坐,还因看竹留,登临如有兴,更上水边楼。 ——明·何景明 午后慵懒的阳光,闲卧小憩,随手翻一本何景明的诗选,读到这首《客至》,瞬间感觉一切都温柔起来,似时光沏的一杯茶,醉了光阴,却醒了看客。 何景明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官至四品,后来因社会动荡而归隐。
-
试论李睟光《芝峰类说》中对王世贞诗作的评价
-
作者:
董就雄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
关键词:
《芝峰类说》
朝鲜文人
儒家文化
日期:2015
-
描述:
本文对李睟光《芝峰类说》中对王世贞诗的评价作深入分析,有以下发现:其一,李睟光对王世贞的评价毁誉参半,认为其诗优点是用意新和深,缺点是以盛唐为宗却未达其境;其二,何景明、李攀龙、李梦阳为前后七子代表人物,诗宗盛唐,李睟光批评王世贞自许兼此三人之长太夸,实隐含追慕三人之意,李睟光可视为前后七子派之异国后继者;其三,李睟光比大部分中国诗评家更早关注王世贞这个复古派大家的作品,在当时而言富有前瞻性;其四,李睟光对儒家思想极看重,体现了朝鲜文人对中国圣贤一同看重,甚至以华夏民族之一分子自居,足见儒家文化是明代除诗学外,对周边国家影响广远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