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An Ethical Insight into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Drama:A Comparative Study on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The Peony Pavilion
作者:张翠进 日期: 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全球化趋势和这些领域交流的日益增加,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已成为包括源语文本、源语文本作者、译者、译本和译本读者等在内的频繁活动。哪里有人类和人类活动,哪里就有伦理;同样,哪里有翻译,哪里就有翻译伦理存在。翻译实践,本质为一种伦理活动,其中涉及了极其复杂的人际关系。因此,从伦理角度来分析中国古典戏曲英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翻译研究曾经历过三个时期,不同时期的翻译理论各有不同,但没有一个更为科学合理。翻译理论界曾一度陷入混乱。翻译实践经受着严峻的道德考验。平等对话的基础遭破坏,文化传播受阻,客观上使得对翻译实践中伦理规范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二十世纪末,建构主义时期,翻译伦理学重新回归到西方学者讨论的话题之中。其中,芬兰学者切斯特曼系统性地提出了翻译伦理五大模式,这在翻译理论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并对翻译实践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之前,有许多研究者曾探讨过翻译伦理学和伦理问题,但是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很少有人将该理论付诸实践,实际地应用它去分析衡量和评价翻译文本的质量及其优劣,甚至更少人试着从翻译伦理道德的角度去分析考量中国古典戏曲英译本。戏曲除了与其他文学体裁小说、诗歌和散文有许多共同点外,也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台词。这就要求戏曲译本既要可读又要可表演。从而使得戏曲文本翻译更加复杂,更具有挑战性。因为译本必须要再现源文本的涵义,并准确无误的传递源文本中所包含的文化。同时,翻译的台词部分既要能让表演者容易口头表达,也要能让客户或目标语观众所接受,以便最大程度地再现源文本之魅力。中国古典戏曲的英译是一项意义非凡的有价值的事业,它有助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这使得戏曲翻译研究成为了必要。因此,通过阅览和搜集大量该理论和《牡丹亭》英译本的相关信息,论文作者试图应用切斯特曼的翻译伦理五个模式对中国古典戏曲名作,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的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以实现以下目标:证明翻译伦理学五大模式,作为评价标准之一,在衡量译本的质量等方面的可行性及合理性;试图发现伦理学五大模式可能存在的不足;如果可能的话,提出一些翻译策略来指导古典戏曲文本的翻译,使其更为优秀更容易被接受。研究证明,尽管理切斯特曼的翻译伦理五个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该理论的其中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仍是合理可行的,仍可以作为一个衡量标准用来检测用来评估的翻译的质量和指导译者的翻译行为;并且依据五大模式的要求针对性地指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来应对中国古典戏曲的翻译,从而使译本质量更好,更大程度被接受。该研究成果可用在对诗歌、小说、散文,尤其是戏曲等译本的评估。该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笔者尝试实际应用切斯特曼的五大翻译伦理模式来衡量和评价中国古典戏曲的译作优劣和译者在其中的翻译行为,测试了该理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发现了该理论某些方面的局限性,制定出了中国古典戏曲的可能的翻译策略。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了本论文的灵感,及研究的必要性和研究目标,然后谈及文章的组织结构。第二章扼要探讨翻译伦理学,然后重点详细地阐述切斯特曼的翻译伦理五大模式,最后介绍关于该课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第三章介绍了中国古典戏曲和戏曲翻译及特点。然后简要介绍汤显祖的名剧《牡丹亭》及其现存英译本,并特别介绍所选择的两译本的两位译者:许渊冲教授和汪榕培教授。第四章应用切斯特曼翻译伦理的模式对《牡丹亭》两译本中所存在的伦理问题进行比较分析,以证实该理论一定程度的可行性及局限性。第五章得出结论:虽然该理论确实在某些方面存在局限性,各个模式之间不能兼容,但仍不失为一种系统和全面综合的理论,仍可用它作为一个相对科学、合理可行的标准来判断译本的优劣、规范译者的行为,并根据该理论的每一模式尝试对中国古典戏曲的英译提出相对应的翻译策略。本章结尾简述该研究的应用意义、存在的不足及对将来研究的建议。
译者的适应与选择:《牡丹亭》英译本探析
作者:赵佳 日期: 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翻译活动几乎与文字同时兴起。古往今来,不可胜数的经教典籍、科技文献、文学艺术的译品构成了人类文明的璀璨部分,是民族交往、社会进步的象征。然而传统的翻译研究主要是专注于对翻译性质,标准和技巧等的规范式研究,忽视了对翻译过程及翻译过程中最具有活力的因素——译者的系统研究。因为传统翻译观认为翻译没有创作,因此无法与创作相提并论,以及反对提倡发挥译者的主体性,而是要求译者对原作亦步亦趋。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翻译研究出现了重要转折,文化研究取向开始盛行。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发现了译者,译者从此在翻译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虽然文化转向发现了译者,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译学理论研究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从比较宏观的角度审视翻译的研究不多,对译者的研究与开拓较少,系统阐明译者怎样具体主导翻译活动的更少,而针对译者主导行为特征和制约机制的专题研究尚属空缺。直至胡庚申教授提出“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观以后,译者才被推到中心,其主体地位和作用才得以实质性地凸显。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对翻译的解释是从译者的角度出发,即“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性活动”,其中“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该理论首次把译者的地位从边缘阶段上升到了中心,并且还系统分析了译者对“需要,能力,生态环境”的本能适应与选择,因此这个由中国翻译学家胡庚申教授提出的“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论很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分析。本文拟采用汪榕培先生英译的《牡丹亭》为案例分析,对比原文和译本,分别从译者对需要的适应与选择,对能力的适应与选择以及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与选择三个方面,探讨分析汪榕培先生为什么选择翻译该作品,以及是如何翻译的。《牡丹亭》是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不朽之作,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爱情作品的三座高峰之一(其余两座为元代的《西厢记》和清代的《红楼梦》);又被视为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和朱丽叶》齐名的世界名剧。从文献上来看,国内外对牡丹亭英译本的研究很少,而且仅有的几篇研究文章是从语言或文化的角度去分析的,因此本文作者将尝试从宏观翻译理论的角度去解读《牡丹亭》英译本中译者的适应性选择以及选择性适应,同时本研究也可以作为个案证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可行性以及其对翻译实践活动的解释力。
《牡丹亭》称谓语的英译语料库辅助研究
作者:禹琳琳 日期: 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牡丹亭》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汤显祖的臻乘之作,其问世后,盛行一时,许多人为之倾倒,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名著。现当代学术界对于《牡丹亭》的研究,在它的结构,语言,思想性方面所做文章较多,而对于《牡丹亭》称谓语-方面的研究就显得略微冷清。本文旨在研究《牡丹亭》中称谓语的翻译方法,采用的是翻译家汪榕培的译本。本文作者借助平行语料库,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两个文本进行详细的对比与分析。该研究表明,由于英汉社会制度和文化的不同从而造成了称谓的不同。英汉称谓系统有共性也有差别,但在其翻译过程中,汪榕培并未追求字对字的翻译,而是本着“传神达意”的原则,创造性地准确再现了剧中各色人物间不同称谓的转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英汉称谓语主要分为两大类: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对《牡丹亭》中称谓语的翻译,汪榕培根据动态对等和翻译补偿等翻译理论,主要运用的翻译方法有:对应翻译法,词性转换法和增译,省略法。第二,汉语称谓系统庞大复杂,同一称谓语,发话人不同,其所含感情及意义则不尽相同;不同称谓语,发话人不同,使用场合不同,可用来指示同一受话人。在翻译中汪榕培灵活变通,力争在目的语读者及文化中再现原著称谓文化之精华。
《牡丹亭》戏曲语言的修辞艺术
作者:刘颖 日期: 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牡丹亭》是汤显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代表着其创作的最高水准。作品一问世,便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明朝戏曲评论家沈德符称:“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1《牡丹亭》在明代戏曲史上,乃至整个中国古典戏曲史上都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前人对《牡丹亭》的研究由来已久。明代曲论家王冀德在其著作《曲律》中对汤显祖及《牡丹亭》作了极高的评价。清代学者李渔在其著作《闲情偶寄》中批评《牡丹亭》的语言艰深、晦涩。明清时期吕天成等曲论家却高度评价《牡丹亭》的剧情和语言。现代,《牡丹亭》的语言受到研究者们众口一词的称赞。姚莽在《牡丹亭鉴赏》中称,《牡丹亭》的语言“雅者固雅,俗亦甚俗”;叶长海在《〈牡丹亭〉曲词漫议》中指出其曲词有浅有深,都富于“意趣神色”;章诒和认为汤显祖不愧为语言大师,能施展多种修辞技巧,把笔下人物的思想、心理、情绪、神色,都充分展露在观众面前。本文从修辞角度,深入、系统地研究《牡丹亭》的语言特色。通过语境与修辞、语音与修辞、词语与修辞、句子与修辞以及修辞格等方面的分析与研究,探讨修辞在《牡丹亭》语言风格形成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和美学效果。这对戏曲语言、现代语言以及修辞学的研究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视角和声音转变对文本情感建构的影响:《牡丹亭》英译研究
作者:洪斌 日期: 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牡丹亭》作为中国戏剧史和文化领域中的瑰宝,曾在中国古代社会引起广泛共鸣,而近代演出的成功亦证明了其在当代中国社会甚至西方仍保留着能够激起人们热情的艺术魅力,具有作为“场上之曲”的研究价值,并不能仅将其视为文学文本来研究。同时,作为世界三大古剧之一,中国戏剧以其渊源的历史文化承载、优美的文辞表达和独特的舞台表演方式一直受到各方的关注。而现代中西戏剧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逆位”和“错位”的现象,将中西戏剧各自独特的表现手法,特别是叙事手法推到了研究者的眼前。中西戏剧叙事手法的差异必然造成戏剧文本情感建构方式的差异,而《牡丹亭》作为汤显祖“情本位”的戏剧主张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充沛的戏剧情感与中国传统戏剧独特的叙事手法相结合,必然会在翻译过程中给译者在文本情感建构方面带来一定的阻碍。所以,为了化解或者说缓和中西方读者(观众)因中西方戏剧叙事方式和舞台表演等诸多差异而造成的理解上、欣赏上和情感接受上的困难和阻碍,为了再现《牡丹亭》“以情至上”的特色,为了弘扬中国戏剧文化,本文将从叙事学角度出发,对《牡丹亭》英译本进行较系统的研究。全文共六章。第一章是对《牡丹亭》相关研究的概括性介绍,包括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问题及方法。第二章是对叙事学及中西戏剧叙事和情感建构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第三章分析了翻译中作者干涉下的视角越界对文本情感建构的影响。第四章论述了翻译中视角和声音分离对文本情感建构的影响。第五章探讨了翻译中译者视角的介入对“抒情化情节”的影响。最后一章是对本文的总结。中国古典戏剧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其保存和振兴之路任重道远。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中国古典戏剧的英译和研究探索出新的方向,使中国古典戏剧继续传扬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得到更多人的理解、欣赏和喜爱。
中西悲剧审美差异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比较研究
作者:高翠花 日期: 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生活在人类历史的同一时代,都是十六世纪最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品《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的《罗米欧与朱丽叶》被称为中西方戏剧史上最绚丽的两朵奇葩,绽放在几百年的艺术舞台上。两部巨著描述的都是一对青年男女为追求自己的爱情而做的一系列抗争。两部诞生在不同历史土壤和文化土壤中的作品,在许多方面有着众多相似之处,诠释着人类共同美好情感;同时也存在着差异,折射出中西文化在诸多方面的不同。 在几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研究《牡丹亭》和《罗米欧与朱丽叶》的学者众多,在这些学者和专家当中,更多人仅单独就某一作品进行研究,做二者比较研究者相对较少。做比较研究者多侧重爱情故事、哲学思想、艺术形式或舞台技巧等不同角度。从中西方审美文化差异和审美心理差异角度研究者和作品明显不足。笔者力图通过研究两部巨著,透视和折射中西方审美文化差异和审美心理差异。这一研究对我们理解和研究中西方戏剧文化,进行中西方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法从三个方面探讨两部作品中反映出的中西方不同的审美文化。一方面,通过比较得出东西方具有审美价值取向差异。西方追求人性至上,而东方则崇尚礼理至上;在悲剧人物的选择方面,西方悲剧侧重于高贵的英雄人物,突出主人公昂扬的斗志,东方悲剧侧重于地位低下的善良弱小的人物尤其是女性作为悲剧的主人公;在对美的基本观念上,西方人求真务实,他们认为悲剧的本质是美和真的体现,而东方人则追求美和善。第二方面,通过研究得出东西方审美心理差异,表现在审美意象上,同样是表达爱情悲剧,西方人常用阳台或雷、电、光等自然界中较为剧烈的意象。东方则采用后花园、优美的亭台楼阁、牡丹、柳枝等较为温和之物作为审美意象;在对悲剧结局的期待方面,西方人追求一悲到底。而东方人则喜欢大团圆的结局,即使是悲剧也要加上一条欢乐的尾巴。西方的爱情悲剧受骑士精神的影响,主人公充满阳刚之气,而中国的爱情悲剧中男主人公通常是文弱书生,即才子佳人的爱情模式;在爱情表达方式上,东方爱情表达含蓄、委婉,西方则热情、奔放。第三方面,从审美形式上对两部作品进行分析。在结构上.《罗米欧与朱丽叶》非常紧凑,而《牡月亭》则舒缓。在语言方面,《罗米欧与朱丽叶》语言壮美,而《牡月亭》的语言则是十分优美。
上页 1 2 3 ... 12 13 14 ... 71 72 73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