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元杂剧《潇湘雨》团圆结尾新探
作者: 张勇风,公冉然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潇湘雨》 杨显之 元杂剧 团圆结尾 日期:2021
描述: 元杂剧《潇湘雨》的团圆结尾历来受到学界批评,本文结合元代社会现实与剧作家的创作风格进行重新阐释,指出该剧结尾符合张翠鸾等主要人物的性格,也与戏剧情节的发展相契合,寓意深刻,体现了剧作家对现实的关注与思考.探析《潇湘雨》团圆结尾被批评的原因,可以更准确地认识剧作主题,从而为重新审视传统戏曲的团圆结尾模式提供方法论意义
元杂剧的虚与变
作者: 林慧咨 来源: 逢甲大学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神仙道化剧 元杂剧 公案剧 虚与变 爱情婚姻剧 忠智豪杰剧 发迹变泰剧 日期:2019
描述: 本论文以元杂剧之虚与变手法为题,考察元杂剧中的神仙道化剧、忠智豪杰剧、公案剧、爱情婚姻剧、发迹变泰剧五大类。经由对其表现手法的厘析探究,理解剧作家运用此手法之动机,且反思此手法所凸显的思想内涵。 元朝以其游牧民族身分建立而统治全中国,对此世局之变动,本论文首先论述元代的政治、经济、科举等社会状况,以了解元杂剧繁荣的原因,藉此明了在礼崩乐坏,天翻地覆时局中,且希望破灭时,影响杂剧表现手法之因素。因蒙古君王对儒家学说认识不足,儒学失去尊宠;而科举之废止,士人丧失传统仕进之路,士子们不得不往外寻求安身立命之道,杂剧之能蓬勃发展,此为其中之因。且因社会经济型态之改变,提升庶民对休闲娱乐的需求;作为一代文学代表的元杂剧,它所反映的思想和涵盖的内容又包罗万象,於是适时的满足庶民大众的想望,同时也丰富了台湾抒情文学的内涵。 在宗教之推波助澜下,神仙道化剧颇是兴盛,因此第三章将从神仙道化剧之虚与变之特点,探讨神仙以道化人、点化有仙缘之人入道成仙,或以恶镜头启悟试炼,透过行幻术、转变形体等方式,揭露官僚之丑陋,发抒无奈之悲怀,进而引发对避世隐逸之向往,於此更加彰显神仙道化剧的虚幻思想意涵。第四章忠智豪杰剧,藉由对历史上的忠智豪杰故事的虚构或改编,表现在政治斗争中统治阶层的残酷,和忠智豪杰的正义形象,以及元代政治社会的黑暗。元杂剧中的爱情婚姻剧约占现存杂剧的四分之一左右,其数量不算少数;因此,在第五章爱情婚姻剧中,以才子佳人、士子娼妓、帝王后妃三类型为主要内容对象,分析在封建礼法束缚下的女性形象,他们面对爱情与婚姻时的勇敢追求精神,以及受到政局翻搅而生变的帝妃的爱情故事。由於元代特殊环境使然,从爱情与婚姻剧的虚与变中,清楚彰显了女性自我意识之觉醒,且直陈文人生命的困顿,抒发对於历史兴亡之慨叹。第六章公案剧,以梦的方式或冤魂托梦与显灵方式,凸显破案手法之奥妙;而断案官能交感神灵、传达神意,其形象成为观众心目中的重要寄托,并且呈现文人的清官想像,且藉此想像以弥补现实界法治不足的缺憾。第七章之发迹变泰剧,爬梳文人从贫贱到富贵的转变过程,藉由其际遇之变化,一睹文人内心之苦闷,更呈现时代之缩影。
元杂剧之“涉案剧”的叙事研究
作者: 赵瑜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涉案剧 叙事学 元杂剧 日期:2017
描述: “涉案剧”是指剧作中涉及案件的作品,本文所要论述的“涉案剧”是指在元杂剧中涵盖有关违法事件的发生、上告公堂的行为或案件审理过程的剧作。所谓“案件”,就是有关诉讼或违法的事件。作为涉案剧的有机组成部分,案件或是在第一折出现,或是到第四折才出现,它并不一定是作品真正要表达的主旨,但却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涉案剧”是一种叙事性作品,本文主要从文本研究的角度出发,力图从三个方面对“涉案剧”的叙事活动过程进行分析:一、叙事内容,即如何讲故事。涉案剧讲述的就是和案件有关的故事。如案件如何发生,又通过怎样的方式解决。根据案件的不同起因,将其进行情节类型划分,分析其断案模式,探究在情节运行和安排方面的艺术技巧。剧中常见的范式情节有“诬告”和“二审”,情节发生的主要空间有“酒店”和“寺庙”。二、叙事结构,在这一部分,深入探讨四个问题:(一)涉案剧的叙事重心,一部分是以案件为叙事重心,另有一部分是以主人公的生活轨迹为结构框架,案件只是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出现。(二)涉案剧的叙事线索,主要是单线叙事和双线叙事两种。(三)涉案剧的叙事逻辑,涉案剧基本采用三段式行动序列,也有复合行动序列,如首尾接续式和中间包含式。(四)透过涉案剧的叙事层面去深入挖掘心理层面。三、叙事时间,这一部分主要探讨文本时间和故事时间,以及涉案剧中常见的两种变异形态——预叙和插叙。作品对叙事节奏的控制,则主要是概述案情背景、重复交待案情和展现庭审场景三个方面。元杂剧不同于小说,叙事话语往往融于其中,或交代故事的背景和发展,或通过语言塑造人物形象,或作为一种动作提示叙述叙事时空,故不再单独对“涉案剧”的话语,即曲词和宾白作分析。在叙事学研究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深入地研究中国叙事文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叙事理论体系。本文尝试着对涉案剧的叙事作系统的分析,以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叙事研究添砖加瓦。
元杂剧产业研究
作者: 丁一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创作市场 演出市场 元杂剧 艺术经济 文化产业 演出制度 日期:2020
描述: 元杂剧是我国早期较为成熟的文化产业样本,以此为对象研究其投资、生产、传播、流通、消费、再生产的过程很有意义,可通过归纳元杂剧这一特殊的断代文化产业现象的主要特点,了解剧作家与艺人的经济生活,还原创作与演出的市场化运作形态,回顾官方演出制度形成过程,考察元杂剧市场发展历程及其兴衰的原因,分析戏剧艺术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动因和社会制度性因素。在元代社会经济背景下,充分利用但不限于古代文献资料,以及利用现有元杂剧文物考古研究成果,沿元杂剧产业发展脉络,即资金来源、创作市场、演出市场、戏班经营与管理、书会与农村社会等具有中介性质的组织、官方演出制度形成过程等诸环节展开研究,逐渐逼近元杂剧产业发展原貌。元杂剧是生产驱动型文化,在短暂的历史时期中呈现出产业化的趋势,分工明确而高效,书会专职创作并印刷传播剧本,教坊统一注籍管理乐人,在民间和官方市场按需调配表演人才资源,而长期两京巡演制度则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元杂剧艺术成就,提高了元杂剧艺术生产力和传播效率。
元杂剧历史剧中的“时间”探析
作者: 张巧雯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时间 元杂剧 历史剧 日期:2022
描述: “时间”是叙事文学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元杂剧作为中国古典雅文学向通俗化叙事文学发展转变节点上的典型,其时间设置所呈现出的态貌折射出了颇具现实感的艺术性内涵。同时,元杂剧亦曾被诟病“关目拙劣”,所谓的时间混乱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以元杂剧历史剧为对象,从时间角度进行切入,探寻元杂剧历史剧创作中时间的特点与功能,可以看到元杂剧在承继古代雅文学创作传统的同时,也吸取了史书文化传统的特点,它继承了文学情感化、心灵化的衣钵,也吸纳了史书客观、厚重的一面,它站在文学与史书之间的分界线上,为我们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同时,对元杂剧目是否真正“拙劣”进行剖析分辨。全文共分三个章节:第一章对元杂剧历史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按照本文的界定标准,对相关剧目的数量与信息进行了统计,在此基础上从“时间段”与“时间点”两方面分析总结出剧目中常规时间的态貌与其形成原因,通过展现出的作者创作偏好,初步揭示这个处于特定历史时期的创作群体的心态。第二章从创作者角度出发,主要分析元杂剧历史剧中时间的失序现象,这些非常规的表现主要分为时间的错乱、时间的穿越与时间的弱化三个方面,它们绝大多数是剧作家根据表达需要而故意为之的结果,剧作家们在对常规时间的颠覆性表达过程中,寄托进自己内心的情感与思想。第三章以接受者视角对时间进行分析,时间抽象为“道具”并承载着不同的功能,该部分主要选取了典故、遗迹与梦(一种异形时间)三种形式进行说明。文本接受者在这三种形式的时间中可以感受到古与今、虚与实等不同维度之间的交叠,去体会时间在文化中留下的痕迹。结语指出,“时间”既是元杂剧历史剧作者们创作中无意留下的特征,也是有意安排的手段,在达到应有表达效果的同时,包涵着其他文学形式所不具备的独特魅力,元杂剧非但不“拙劣”,而且为后世文学开创着新的时代。
上页 1 2 3 ... 189 190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