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
明清戏曲 剧目、文本与演出研究
-
作者:
江巨荣著
来源: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文献类型 :图书
-
关键词:
古代戏曲
中国
明清时代
文学研究
日期:2014.06
-
描述:
本书作者致力于明清戏曲研究,依托《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存目全书》、《四库未收书》、《四库禁毁全书》及其《补编》、《清代诗文集彙编》等资料库,经过长期细致地梳理、考证,所得研究成果集成论文19篇,分“剧目新探”、“文本传流”、“演剧诗存”三编。其中《稀见剧目十种考释》、《清代五种戏曲存疑剧目辨证》、《清剧目十种补》、《南戏在安徽的传播流布》、《清初文士的观剧诗和剧目诗》、《二十六种剧目演出诗述说》等,都是戏曲研究领域内的新发……
-
清末上海学生演剧新论
-
作者:
蓝凡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图书
-
关键词:
清末学生演剧
中国式之新剧
上海学生戏
新剧运动
日期:2019
-
描述:
清末上海学生演剧,与中国留日学生在东京上演的、受日本“新派剧”影响的“学生新剧”,以及其后的天津南开的“学生新剧”,是三种并不完全相同类型的舞台演剧形态。清末上海的学生演剧,俗称“学生戏”,是20世纪初发生在中国的一种特殊的演剧现象—“中国式之新剧”。作为新的演剧形态,这种学生华语剧,其题材内容上的反清民主倾向和舞台形态上极其特别的中西混杂呈现,呈现出明显的题材内容激越性、表演风格实用性、舞台趣味时尚性和演剧传播的非社会性的特征。清末上海学生演剧,对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后发生在上海的社会化的新剧(文明戏)运动,产生了非常复杂和多元的影响。将1907年留日学生演剧定为中国话剧的开端,是用一种完全西方话剧演剧体系作为衡量标准的结果。
-
“风人之致”与“案头文章”——清代前中期戏剧雅化的文学意义和文化内涵
-
作者:
李明军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图书
-
关键词:
写心
雅化
文人化
儒家诗教
案头化
日期:2017
-
描述:
与前代相比,清代戏剧的文人化色彩更为突出。清初剧作家借戏剧抒写胸中块垒,戏剧成为文人抒写情志的重要媒介。尤侗于剧作中所抒写的情志的变化,在清初文人群体中具有典型意义。至清中叶,剧本的案头化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特别是短篇杂剧成为作家抒情言志的重要载体,成为一种书斋化的创作。清中叶的蒋士铨创作了一系列戏剧以表彰节烈,扶植人伦,以戏剧实践儒家诗教。杨潮观创作的《吟风阁杂剧》以戏剧表达风雅之怀,将戏剧的雅化和案头化推向了极致。
-
清代戏剧禁令分类叙考
-
作者:
刘庆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图书
-
关键词:
清代戏剧
禁令
文化生态
戏剧监管
日期:2014
-
描述:
与前代相比,清代戏剧监管的范围更广,条例日渐细化,手段趋于多样,但效果却并不明显。清政府为维护道德水准及社会治安颁布了多种戏剧禁管条例,其中包括对于官员、旗人观演戏剧的禁限;有关情色演剧的禁令;有关历史剧、时事剧演出的禁令;关于演出时间和演出地点的规定等。通过对这些禁令的考辨及讨论,有助于梳理清代官方戏剧管理的行为逻辑,揭示监管双方复杂的生态关系。
-
清初抒怀写愤杂剧研究
-
作者:
路朝栋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图书
-
关键词:
清初时期
杂剧创作
思想内容
日期:2017
-
描述:
抒怀写愤杂剧,主要以遣怀讽世,抒发作者胸中的愤激不平与牢骚肮脏为主。此类杂剧在明代中后期就已经产生,到清初又继续存在与发展着。清初抒怀写愤杂剧的作者,大部分都有坎壈不平的经历,或困厄穷愁,失时侘傺,或处危乱之世,经历国家覆亡、社会动乱等。这类作品的思想内容,以抒发国破家亡之愤,科举不第、怀才不遇之愤,世态人情之愤和遭冤狱之愤四种类型为主。相比明代中后期的这类杂剧,清初新出的一类则是抒发黍离悲思、亡国之愤的杂剧。但所占比例最高的不是抒发亡国之愤的杂剧,而是抒发科举不第、怀才不遇之愤的杂剧。清初的这类杂剧,在体制上早已打破了元杂剧的规范,即使有多本杂剧全以北曲创作,但是有的一折之中竟用了数个北曲宫调的曲子,有的唱法早就不一样了,更多的越来越趋向南曲化、传奇化,有的早已是南杂剧的形式了。有的杂剧还以短剧、组剧的形式出现。形式上更加自由灵活,反而更有利于表现思想内容和抒发胸臆。清初的这类杂剧,并没有彻底与舞台绝缘,尤侗《读离骚》《清平调》,宋琬《祭皋陶》,黄之隽《郁轮袍》都曾演出过,尤侗的《读离骚》还曾演之于顺治内廷,黄之隽的也很可能在民间演出过,不过最主要的还是以家乐形式演出,仅限于小众化的文人士大夫之间的交流欣赏、寄托心志与抒发怀抱了。
-
晚清民国传奇杂剧史稿
-
作者:
左鹏军著
来源: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文献类型 :图书
-
关键词:
戏剧史
近代
传奇剧(戏曲):杂剧
中国
日期:2009.06
-
描述:
本书在清乾隆末年以降中国戏曲的雅俗之变和中西古今冲突嬗变的文化背景下,概述晚清民国时期(1840-1949)传奇杂剧基本面貌、题材选择、艺术结构、文体形态、语言建构、舞台艺术等方面的显著变革和突出特征,并根据丰富的文献资料和大量的戏曲史实,通过对这一时期代表性戏曲家及其作品的分析评论,描述传奇杂剧从承续前代兴盛余绪到实现短暂繁荣再到渐趋消歇的曲折历程,展示最后阶段的传奇杂剧的复杂情景与多姿面貌,反思传统戏曲在中国近现代剧烈深刻的文化变革中的经验教训,评价晚清民国传奇杂剧的意义和地位。本书是第一部关于晚清民国传奇杂剧的戏曲史专著,首次对传奇杂剧的最后历程进行了清晰全面的描述,揭示了众多以往末为人知的戏曲史事实。
-
清代戏剧中介子推形象研究
-
作者:
李维敏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图书
-
关键词:
介子推
清代
戏剧
日期:2018
-
描述:
清代以介子推故事为题材的戏剧较为丰富,介子推形象也更加多元化。长期以来,学界多关注介子推故事源流的考证和介子推形象的演变,对介子推在某一时代形象特色的关注较少。本文即以清代戏剧中介子推形象为研究对象,探讨介子推形象在清代的独特性。本文主要内容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研究清代戏剧中介子推文武形象的双脉发展。前代小说、戏剧对介子推是文臣还是武将的定位较为模糊,而清代戏剧中,介子推文臣和武将形象的刻画,更为明确。总体来看,介子推文臣形象的塑造更为丰富,但情节上多移植、改写他人故事,创新性不足。武将形象的塑造虽略显单薄,但情节的设置,是剧作家脱离史实的创造。清代戏剧中介子推武将形象的塑造对后世戏曲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二章研究介子推形象在清代杂剧中的世俗化。杂剧《豆棚闲戏》虽据话本小说《豆棚闲话》改编,但两者在介子推形象塑造时的侧重点又有不同。小说保留了传统介子推故事的主要情节,通过更改细节,实现介子推形象的重塑。而杂剧对介子推随主流亡的经历一笔带过,有意淡化介子推的忠臣形象,突出介子推的惧内和懦弱。介子推世俗化形象的出现,既与作者身处的社会现实有关,也与介子推故事的民间传播有关。第三章研究清代戏剧中介子推忠孝形象内涵的转变。先秦时期,介子推身为重耳的家臣,忠君思想是“知家不知国”,维护以重耳为首的小团体利益。清代戏剧中,介子推的“忠君”思想变得复杂起来。他有时为了国家利益,不惜违背君主的意愿,能够做到“从道不从君”,有时又表现出愚忠的倾向。他选择辅佐重耳,既因为重耳良好的品行,也因重耳储君的地位。清代戏剧首次实现了介子推孝子之“名”与“行”的合一,介子推奉行孝从于忠的思想。第四章研究介子推隐士形象在文人传奇和花部戏曲中的差异。文人剧作家通过介子推形象的塑造,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价值追求;民间艺人创作的花部戏曲则通过介子推形象塑造,表达自身对功名富贵的追求。文人传奇以介子推飞升成仙的大团圆结局,解决了重耳与介子推之间君负臣的问题;花部戏曲则继承了元杂剧《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批判精神和人物悲惨的命运,表现出晋文公与介子推之间尖锐的矛盾冲突。
-
元明清杂剧传奇中的曹操形象演变研究
-
作者:
梁依霄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图书
-
关键词:
元明清
曹操
杂剧
形象演变
传奇
日期:2020
-
描述:
曹操是“三国”故事中颇受瞩目且争议性最大的人物之一,因其形象的多面性与复杂性而被史学界与文艺界广泛关注。一般认为戏曲舞台上的曹操是一个鲜明的“白脸奸臣”形象。然而,曹操在元明清杂剧传奇中并非单纯的脸谱化,而是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面貌。本文以元明清时期34部涉及曹操形象的杂剧传奇作品为研究对象,来探讨曹操形象的演变。本文第一章纵向梳理曹操形象的内涵在元明清杂剧传奇中的演变轨迹,具体为从反面典型到正反两极、从极端表现到复杂融合、从正反两极再到反面典型的演变过程,实现了最终向反面典型的回归。第二章横向分析元明清杂剧传奇中曹操形象演变的艺术表现,从科介、台词、服饰、脚色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具体为科介从刻板单一到形象多元,台词从通俗到文雅,服饰从单调到丰富与个性化,脚色从“末”到“净”、“丑”。第三章探讨了元明清杂剧传奇中曹操形象演变的原因与文化内涵。演变原因从政治环境与社会文化的变迁、剧作家创作心态与受众审美倾向三个角度来分析,文化内涵为正蜀伪魏的正统观念、因果报应思想、儒家礼制与等级观念。本文通过对曹操形象在元明清杂剧传奇中的嬗变进行多维思考,希望为以后进一步研究曹操以及曹操形象塑造提供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