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李伟,1975年生,湖北天门人。南京大学文学博士。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研究员,硕/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戏剧艺术》副主编,图书馆馆长,现代戏曲研究中心主任。荣获“上海市浦江学者”,“上海市曙光学者”,“全国高校社科期刊优秀主编”等称号。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戏曲的理论与实践、戏剧理论与戏剧美学。

从传统妇女到英雄母亲—关于《太行娘亲》的讨论
作者: 李伟1,李世涛2 来源: 上海艺术评论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上海戏剧学院 戏曲现代戏 文华大奖 上党梆子 同类题材 日期:2018
描述: 李伟(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戏剧艺术》副主编):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母亲,尤其是英雄母亲的戏很多。有一个评剧就叫《母亲》,刘锦云编剧、张曼君导演的,在上一届艺术节拿了文华大奖第一名,写的是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丈夫和五个儿子,尤其是最后一个儿子是为了保护八路军战士而主动选择牺牲的。昨天晚上我们看的是山西上党梆子《太行娘亲》,由上海剧作家李莉、张裕编剧,上海京剧院王青导演,也是写的一位母亲为了救护
大象突围和年轻人的躺平:如何在一个变动的系统中寻找新秩序
作者: 孙时进1,李伟2 3 4,陆新和5,刘宏森5 来源: 青年学报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变化 大象 教育整顿 年轻人 新秩序 突围 日期:2021
描述: 陆新和:我们这一期讨论的主题是:大象突围、教育整顿和年轻人的躺平,我觉得这背后有一些相似的生态变化。大象突围,是因为它的生存系统恶化,活不下去了,所以要想办法走出去。所谓年轻人的躺平,本质上也是他们的生态发生了变化,而选择这样一种应对的方式。教育整顿则和放开三胎密切相关,其实现在就算自由放开,人家也不一定会生,这也是一种生态。最近美国教育中概股几近崩盘,有的股价甚至跌掉近90%。
论罗怀臻剧作的现代意识
作者: 李伟 来源: 南大戏剧论丛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意识 英雄情结 罗怀臻 专制王权 女性主义 日期:2018
描述: 罗怀臻剧作的现代意识,主要表现在反思与批判专制王权与注重塑造有缺点的男性英雄人物和有情有欲的女性主人公上,但他的英雄人物塑造到了后期也开始追求神圣、完美,女性主人公也过于歌颂其牺牲精神,这都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物塑造的失真,也对其现代意识的表达有所损害。总体上看,他的现代意识是与时代潮流保持呼应并随时代发展而有所变化的。
革命传奇的逼真展现 ——从电影《秋收起义》到话剧《三湾,那一夜》
作者: 李伟 来源: 上海艺术评论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革命传奇 《秋收起义》 三湾改编 秋收起义 真实感 余洒度 日期:2019
描述: 20世纪的人类历史,本身就具有取之不尽的丰富多彩的传奇性。这种传奇性与传统意义上因偶然的误会、巧合、离奇造成的传奇性、与浪漫无根的想象造成的传奇性有着明显的区别在于:它是建立在坚定的信仰与强大的意志基础上的,具有强烈的现代意味。我们不必回避也不必排斥革命历史本身所具有的传奇性,关键是将这种传奇性赋予历史真实感和时代的现实意义。
游弋于中西体用之间:王安祈戏剧创作论
作者: 李伟 来源: 南大戏剧论丛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西体用 举重若轻 京剧 创造力 戏迷 戏剧创作 第二生命 日期:2012
描述: 王安祈(1955-)在台湾乃至整个华人文艺圈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她神奇地将戏迷、学者、编剧、剧团管理者等身份集于一身而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这归根结底乃因为她不仅是一个超级大戏迷,而且是一个以爱好为职业的人.中国素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之说.王安祈之于京剧,就属于“乐之者”.她常常说,京剧是她的第二生命,剧院是她的第二家园.能将职业与爱好结合起来的人生是幸福的,这样的人生也必然是富有创造力的,所以她在与戏剧有关的研究、创作、管理等方方面面都能做出巨大的成绩来,也就不难理解了.
传统价值:在消解与重构之间——《赵氏孤儿》的当代改编及其文化解读
作者: 李伟,都文伟 来源: 南大戏剧论丛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当代改编 文化解读 赵氏孤儿 忠义叙事 日期:2017
描述: 《赵氏孤儿》在新世纪出现了众多的改编版本,如戏曲的豫剧版和越剧版,话剧的林兆华版和田沁鑫版,影视的陈凯歌版和阎建钢版,以及国外的英国皇家莎剧团版与韩国的明洞剧场版。同一时代出现如此多的改编本耐人寻味。和以前的各种版本之主题对元杂剧忠义与复仇的继承性相比,新世纪的这些新版本表现出颇为不同的倾向,折射出当代文化思潮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赵氏孤儿》的当代改编所要回应的核心问题是传统忠义观念在现代的取舍,以及与此相关的是否复仇问题与生命价值问题。两种戏曲版坚定维护传统价值,恪守忠义,坚持复仇,电视版将这一主题发挥到了极致;而两种话剧版则反思传统价值,解构复仇主题,陈凯歌的电影版亦是如此,但价值取舍各有不同;英国皇家莎剧团与韩国明洞剧场则从世俗人性与生命价值的角度对忠义与复仇进行解读,有独特的参考价值。这些版本既对比鲜明,又各有特色,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代中国文化走出中世纪、迈向现代文明的艰难步履。
话剧与戏曲比翼,传统共现代齐飞——“中国戏剧:从传统到现代”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 李伟 来源: 戏剧艺术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京大学 上海戏剧学院 中国戏剧 传统 研讨会综述 国际学术研讨会 港澳台地区 话剧 现代 戏曲 日期:2006
描述: 由南京大学、上海戏剧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戏剧:从传统到现代"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7月16日至19日先后在南京和上海两地成功举行.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加拿大、中国港澳台地区和内地2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共襄盛举.会议组织了8人次的主题演讲,70多位学者宣读了论文,其学术含金量之高,学术探讨的气氛之热烈,为近年来所少见.
融哲思、戏理、史识于一体的戏剧史著:读叶长海、张福海著插图本《中国戏剧史》
作者: 李伟 来源: 戏曲艺术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插图 《中国戏剧史》 哲思 《宋元戏曲史》 叶长海 《中国戏曲发展史》 史识 史著 日期:2008
描述: 自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以来,现代学者所修撰的中国戏剧通史,已经不少.举其大者如1950年代即已动工、1980年代出版的张庚、郭汉城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周贻白著述的<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20年后的世纪之交则有廖奔、刘彦君伉俪的煌煌四卷本巨著<中国戏曲发展史>,叶长海、张福海师徒的插图本<中国戏剧史>,可以说,这些戏剧史著作都各有特色,蔚为大观,代表了各自时代的研究水准,显示了各位撰者的学术风格.
上页 1 2 3 ... 6 7 8 ... 9 10 1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