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李伟,1975年生,湖北天门人。南京大学文学博士。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研究员,硕/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戏剧艺术》副主编,图书馆馆长,现代戏曲研究中心主任。荣获“上海市浦江学者”,“上海市曙光学者”,“全国高校社科期刊优秀主编”等称号。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戏曲的理论与实践、戏剧理论与戏剧美学。

中国舞《剧目排练》课程教学探新
作者: 庄丽,李伟 来源: 舞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技术技巧 思想导向 动作性 剧目排练 动作语言 舞蹈表演 实践课程 综合素质能力 日期:2021
描述: 《剧目排练》课程是中国舞表演专业(方向)课程体系中最能体现舞蹈表演人才身体能力、技术技巧、思想导向等综合素质能力的核心实践课程。作为基础教学的补充课程,其通过具有动作性、技巧性、情感性等内容的优秀剧目排练,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综合性实践能力的教学训练。因此,该课程不仅要求学生能够从关注单一动作或动作短句中的技术技巧训练,进入到重视肢体语言、动作语言的综合性身体表现层面,使其具有运用肢体语汇抒发情感
从“汤沈之争”看京剧发展路径
作者: 李伟 来源: 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学 汤沈之争 审美本质 表演 京剧发展 日期:2016
描述: 本文以中国戏剧史上的“汤沈之争”所呈现的艺术规律为镜鉴,探寻今天京剧发展的可能路径。作为中国戏剧史的重要一环,京剧在其发展史上曾经出现过文学性与表演性严重不平衡的状态,是否可以通过艺术家的努力,实现京剧的文学与表演平衡发展?本文的回答是肯定的。
主旋律戏剧影视作品的困境与出路
作者: 李伟 来源: 上海艺术评论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英雄模范人物 党的基本路线 文艺政策 文艺理论 国家意识形态 姚金成 历史真实 重大革命历史 美国电影 思想解放 日期:2016
描述: "主旋律"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宣传的必要途径,带有一定的鲜明色彩;其对千年文化的凝练、对正能量和积极价值观的倡导,是应肯定的。一切在于对真实性的勇敢追求、对当下社会的责任心和担当,这才是解决危机的根本。一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主旋律作品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客观存在。在我国当前的文艺理论与文艺政策语境下,"主旋律"指的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大力提倡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
开放、前沿、尚新、求真
作者: 李伟 来源: 当代外语研究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求真 学术传统 国际化大都市 学术发表 戏剧理论 春潮涌动 思想解放 尚新 日期:2022
描述: 《戏剧艺术》创刊于1978年,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潮涌动而诞生的,骨子里就流淌着思想解放的血液。《戏剧艺术》又成长于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秉承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涵养着“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气质风度。在四十多年的办刊历程中,《戏剧艺术》形成了“开放、前沿、尚新、求真”的学术传统,而这也是我们今后始终不渝的价值追求。开放。作为一个专业类学术发表平台,我们向世界上一切戏剧形态、一切戏剧理论开放,不论亚非拉还是欧美澳
看似平易实艰辛 ——五四反思与王元化京剧观的形成
作者: 李伟 来源: 文艺理论研究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戏曲改革 道德观念 王元化 京剧观 表演体系 日期:2021
描述: 在王元化百年诞辰之际重温他的京剧观,特别有意义。他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对京剧的振兴与发展所作的思考很有价值。他认为在道德观念上,京剧是中国文化大传统向小传统传播的媒介、载体;从表演体系看,京剧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比兴的思维方式、心物交融的抒情方式和在创作与欣赏中善入善出的行为方式,形成了"虚拟化、程式化、写意型"的完整体系。因此京剧的振兴与发展应当坚持在继承基础上创新的方针。王元化的京剧观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主要是在"五四"反思的基础上,对"五四"新旧戏剧论争以及新中国戏曲改革实践进行反思的结果。尽管关于京剧改革的议题,王元化的思考尚有引而不发、破而未立之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沿着他的思考继续探索。
西体中用:论吴兴国“当代传奇剧场”的跨文化戏剧实验
作者: 李伟 来源: 戏剧艺术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当代传奇剧场 中国元素 吴兴国 跨文化戏剧 西方经典 日期:2011
描述: 在台湾京剧改革与发展史上,吴兴国及其"当代传奇剧场"无疑将会占据重要的一页。吴兴国作为一个出身于京剧而又横跨现代舞、影视剧表演的优秀演员,在用自身的全部技艺演绎西方戏剧经典的同时,也表达着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倾诉着自己对生命的认识。他的跨文化戏剧实验,既是对西方戏剧经典的重新诠释,也是对京剧表演程式的激活与重塑。
戏曲表演的最高境界是传(人物之)神:向贾志刚先生请教
作者: 李伟,杨光 来源: 戏曲研究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戏曲文学 《牡丹亭》 理论体系 戏曲表演 意象化 戏曲创作 《桃花扇》 人物形象 杨光 贾志刚 日期:2015
描述: 针对当前戏曲界存在以"有没有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作为"戏曲表演成功与否的铁定标准"的现象,贾志刚在《塑造形象真的是戏曲表演的最高境界吗》中提出"戏曲表演的最高境界是创造意象,并非塑造形象"的观点,得到了戏曲界的关注,并引起了学术争论。李伟、杨光认为贾志刚的观点有欠周延,并提出"戏曲表演的最高境界是传(人物之)神"的见解。近些年有关构建中国戏曲表演理论体系的呼声渐高,对于戏曲表演理论体系是什么,怎么建构,戏曲表演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等等,是大家研究和思考的核心问题。本刊刊发李伟、杨光一文,希望能够促进学界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从李玉茹看现代戏曲教育的成功实践
作者: 李伟 来源: 戏曲艺术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教育 程砚秋 京剧院 现代京剧 艺术风格 李玉 艺术创造 伶工学社 京剧表演艺术 戏曲教育 日期:2011
描述: 2010年11月7日,由上海京剧院、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联合主办的"传承.生命.创造——李玉茹与20世纪下半叶京剧的创作、演出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李玉茹8岁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16岁毕业组班"如意社",与诸多名家合作,名声鹊起。曾向京剧旦行各名家学习,塑造过众多动人形象,作为一位优秀京剧表演艺术家,她在京剧表演理论研究、京剧艺术教育、剧本文学创作等方面也颇有建树,被誉为京剧界少有的才女、奇才、全才。本次研讨会,与会者以新思考、多视角,回顾李玉茹丰富独特的艺术人生、艺术创造及艺术成就,并进行了深入研讨。本刊发表研讨会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上页 1 2 3 ... 7 8 9 10 1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