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为什么汤显祖不是中国的莎士比亚?
作者: 邹元江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汤显祖 差异 日期:2018
描述: 无论是从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生平履历,还是从写作的目的、作者的身份、剧作的观赏对象、后世评价的尺度以及四百多年来演出传播的状况等来看,他们二人其实并没有多少相交集之处。由此,所谓"汤显祖是中国的莎士比亚"的说辞是不能成立的。这种表面、简单的比附所带来的问题就是将如此不同的两个历史人物作了极不恰当的比较,用一种似是而非的"剧作家"的尺度要么将复杂的历史人物简单(贬抑)化,要么将简单的历史人物超越(跨界)化。汤显祖永远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文人(艺术家),"剧作家"的标签显然是将他简单化、贬抑化了。莎士比亚永远是英国古代伟大的剧作家,把他作为衡量汤显祖是否伟大的尺度,显然也是将莎士比亚超越化、跨界化了。
汤显祖三篇佚文新辨伪
作者: 周明初 来源: 中文学术前沿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辨伪 佚文 汤显祖 日期:2019
描述: 本文是对汤显祖三篇佚文的辨伪。第一篇《记山阴道上》,收入最近出版的《汤显祖集全编》之《汤显祖诗文续补遗》中,其实此文的主体部分取自曹学佺的《适越记》,是书商托名之作;第二篇《送友游庐山诗》其实早已收入《玉茗堂全集》中,不过诗题作《送客麻姑便过庐岳饭僧》,且诗作有较多的异文;第三篇出自《东莞县志》的《晋孝子参里黄先生祠记》,是当地人士的伪托之作。
京畿落第与汤显祖诗歌创作
作者: 金晓琳 来源: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京畿落第 汤显祖 日期:2019
描述: 汤显祖与北京的渊源在于数次奔赴京畿参加会考与后来三次上京述职。他早年诗歌大多吟咏出世之怀,但囿于经历与环境,内容多以朋友交游赠别为主,缺乏自然与深切之质。然而屡次不第的失败经历,体现在汤显祖的诗文创作上。首先诗歌在内容上较之前具有了怀才不遇之叹,反思现世之思;题材上仍以酬赠友人为多,并且抒发了自己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共同志趣;最后于京观政,抒写自己的理想与困惑。
目的论视角下的文化旅游翻译文本分析 ——以遂昌县汤显祖纪念馆为例
作者: 蓝宁悦,张妍瑜 来源: 文化产业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汤显祖纪念馆 文本翻译 文化旅游 目的论 日期:2020
描述: 文化旅游是我国当前旅游业一大发展趋势。中国特色文化要对外传播,翻译必须了解及贴近受众实际文化背景与需求。以浙江遂昌汤显祖纪念馆翻译文本为例,结合目的论视角与策略,分析并解决文化旅游文本翻译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译者采取符合译入语习惯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措辞,深入研究文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度增减和调整;应从译文受众角度,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并产生良好的对外文化传播效果。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戏剧中渗入喜剧元素的共性研究——以《牡丹亭》与《仲夏夜之梦》为例
作者: 张珈玮 来源: 火花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宗教戏剧 《牡丹亭》 共性研究 《仲夏夜之梦》 宗教改革 戏剧创作 莎士比亚戏剧 汤显祖 日期:2021
描述: 如果我们考虑到两位文人背后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他们对文学创作的态度,就可以发现他们的戏剧创作之中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首先,莎士比亚和汤显祖都属于各自国家戏剧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英国,由于宗教改革以及对古典主义的重新建构,戏剧经历了一个从稳定化到世俗化的过程,最终的结果就是宗教戏剧被取缔。同样,在汤显祖所处的明代,戏院变得越来越精致,女性的柔美越来越在戏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明代社会
来自汤公故里的新发现——读最新出土两篇汤显祖撰墓志铭
作者: 吴凤雏 来源: 文学遗产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墓志铭 佚文 汤显祖 日期:2017
描述: 《祖母魏夫人迁祔灵芝园墓志铭》和《明敕赠吴孺人墓志铭》系最新出土、第一次面世的汤显祖两篇佚文。徐朔方先生笺校《汤显祖集全编》未收录。镌刻此两篇《墓志铭》文之碑石均立于"万历丙午(1606)十二月"。为深入研究汤显祖生平思想及其情感世界,考察其作品及家族支系繁衍,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新资料。结合其诗文、《宗谱》以及徐朔方《汤显祖年谱》等比勘和考析,可纠正现有某些成说,具有重要文献价值和历史意义。
文学比较经典论题的当下意义——评《并世双星:汤显祖与莎士比亚》
作者: 张国功 来源: 南方文坛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俄苏文学 文学比较 意义 《红楼梦》 中国当代文学 莎士比亚 汤显祖 论题 日期:2017
描述: 评论家李建军近年文笔纵横驰骋,日见精彩。其文章高产迭出,涉猎广博:着力最多者,是以系列文章潜心"重估俄苏文学",对中国当代文学重要的域外资源进行清理与反思;同时又一以贯之地以其愤怒与温情兼具的文字,践行当代作家作品批评;偶尔还腾出手来,对《史记》《红楼梦》等古典名著的经验与传统进行梳理与总结。在汤莎逝世四百周年之际,他又出人意料地完成皇皇一巨册献礼之作《并世双星: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以下简称《并世双星》),再为自己的研
汤显祖至情论文化价值阐释
作者: 孙雨飞 来源: 戏剧之家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至情说 《红楼梦》 文化价值 《娇红记》 日期:2020
描述: 情一直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至明代,心学思想兴起,汤显祖将注意力转移到对人的关注上,提出了至情论。所谓至情,汤显祖在《牡丹亭记题词》中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这种能突破生死的情便是至情,它是对人本能欲望的肯定。至情论的提出,一方面,从师友角度看,汤显祖受罗汝芳"制欲非体仁"思想的影响,开始正视人的本能欲望,受挚友紫柏大师理情冲突说的影响,意识到情理水火不容。另一方面,从个人经历看,官场失意使汤显祖将注意力转向戏剧创作,并认为戏剧是至情思想表达的最好载体。至情论在当时与后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娇红记》与《牡丹亭》一脉相承,在继承汤显祖至情思想的同时加入了同心子说。《红楼梦》的结局由喜变悲,将至情再次推向高峰。
上页 1 2 3 ... 18 19 20 ... 660 661 662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