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汤显祖《牡丹亭》和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中爱情唱词的文体比较
作者: 杨韵迪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思想态度 唱词特点 比较研究 语体分析 更新日期:2022-05-22
描述: 《牡丹亭》是享有“中国莎士比亚”之称的明代杰出戏曲作家——汤显祖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无论从其昆曲唱词本身还是故事的内容和意义来看,都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2004年,由台湾著名小说家白先勇先生在汤版基础上大胆改编的青春版《牡丹亭》成功上映,使昆曲名作《牡丹亭》再次成为公众焦点。从汤显祖《牡丹亭》到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虽然两个文本的故事原型都是基于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传奇,然而在不同时代语境下二者传达对于爱情态度的方式却存在着诸多差异。这种异质性来源于两个文本对昆曲唱词特点的把握之不同,从而使得跨越时代的两个文本不仅在各自的时代里被接受,并在厚重的历史阻隔中实现隔空对话。 文章从语体学角度出发,选取《牡丹亭》两个文本中与爱情主题相关的唱词,按照语体学研究的基本步骤,依次从语音、词汇、句法和语义层面进行论述分析。语音分析发现节奏感在昆曲唱词中占有重要地位,对节奏的不同把握反映出人物在各类情境下的相应心境;词汇分析发现诗意美是《牡丹亭》中爱情唱词的另一特点,作者通过或直接、或间接的词汇表达,展现出人物在表述爱意时的不同态度;句法和语义研究则发现简洁化是两版《牡丹亭》语言的共通之处,简单明了的对话能够将人物所要表达的思想更加清晰迅速地传达给观众。此外,经过对比分析,文章发现青春版《牡丹亭》的语言比汤版更加精炼、直白,作品人物在认可爱情的基础上,整体态度更加积极向上。 文章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根据语音研究中的超音段音位分析、词汇研究中的动、名词分类、以及句法和语义研究中考虑句子成分和会话语境这几大分析要素,归纳比较《牡丹亭》古今两个版本的唱词特点,从语言研究角度发掘形成该比较结果的社会因素,并进一步证明了《牡丹亭》这一杰作的思想先进性。
汤显祖《牡丹亭》东传朝鲜王朝考述
作者: 程芸 来源: 2016’中国抚州汤显祖剧作展演暨国际高峰学术论坛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暂无 日期:2016
描述: 汤显祖《牡丹亭》的域外传播是"汤学"领域的重要问题,然而,研究者通常关注西方的情况,对东亚地区《牡丹亭》的流播则有所忽视。事实上,《牡丹亭》早在清顺治三年(日本正保三年,1646)即流入日本,是江户时代东渡次数较多的中国戏曲文献。 (①) 本文勾辑古代朝鲜王朝汉文燕行文献(通称"燕行录")中的资料,并辅以其他相关记载,试图呈现《牡丹亭》东传朝鲜半岛的某些痕迹,并发掘其潜在的文学史意义。
试论汤显祖《牡丹亭》对昆剧音乐的贡献
作者: 周雅文 来源: 2016’中国抚州汤显祖剧作展演暨国际高峰学术论坛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暂无 日期:2016
描述: 对于很多昆剧爱好者而言,汤显祖《牡丹亭》代表了昆曲艺术的最高成就。《牡丹亭》一经问世,就轰动了文坛曲苑,"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400多年过去,《牡丹亭》不仅仍然在国内上演,而且已经走出了国门,成了外国友人了解中国戏曲艺术的重要窗口。近年来,有关汤显祖的研究不断深入,成果丰硕。令人遗憾的是,对其音乐方面的研究远远滞后。零星散见于学人论文中有关其音乐方面的论述,大
梅兰芳搬演、论析汤显祖《牡丹亭》补述
作者: 谷曙光 来源: 2016’中国抚州汤显祖剧作展演暨国际高峰学术论坛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暂无 日期:2016
描述: 笔者曾指出,当前研究汤显祖的一个新路径,是有关其剧作演出史的梳理、解读和剖析。2014年,笔者撰写了《梅兰芳搬演汤显祖〈牡丹亭〉述论》,探究梅兰芳演出《牡丹亭》的概况,并阐发了艺术大师长期演绎经典名剧的独特意义。近两年来,笔者通过查阅梅兰芳及同时代人著述、《申报》演剧广告、整理老戏单等途径,梳理了梅兰芳与汤显祖及其《牡丹亭》更细致详尽的史料,特别是对梅在上海演此剧有新的
女儿笔底女儿心:《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评语的女性立场
作者: 郭梅 来源: 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第八届年会暨2011年明代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吴吴山三妇 《牡丹亭》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日期:2011
描述: 在《牡丹亭》的众多评点本中,《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以其清丽典雅的评语的和独具一格的女性视角,鲜明地反应了当时闺阁妇女的文学艺术观念和生活观念.本文先总论三妇批语,分析她们对杜、柳之"情"的心理观照和对丽娘之"梦"的深层解析,探讨她们所表现出的对美好爱情生活的理想追求;然后分论三妇批语,剖析她们对《牡丹亭》之"情"的不同体悟,研究她们所表现出的强烈的女性意识.
浅析汤显祖《牡丹亭》曲牌音乐组织形态
作者: 王帆,章军华 来源: 2006中国·抚州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暂无 日期:2006
描述: 《牡丹亭》——一个延续千百年极其美丽的梦, 它平凡却又让人痴迷于跨越生死与时空的神秘,留恋于现实与虚幻的错杂隋境中。《牡丹亭》之梦令人感慨至深,它之所以盛演不衰,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曲牌与唱腔的音乐组织形式。因情成梦,因梦成戏,而其中千变万化的情与曲牌音乐组织形式及其唱腔是密切相关的。
汤显祖及其“四梦”
作者: 谢柏梁 来源: 2006中国·抚州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暂无 日期:2006
描述: 与元代剧坛上诸家并立、各有千秋的创作局面不同,明代剧坛总体上呈现出一峰独秀、群山环拱的气象。汤显祖作为明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剧作家,其《临川四梦》达到了同时代剧作所难于企及的艺术高峰。这就使之与元代的关汉卿、王实甫、清代的洪升、孔尚任等人交相辉映,共同呈现出中国戏剧史上的瑰丽景观。一些中外学者还将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予以平行比较,认为这两位戏剧大师在16世纪与17世纪之交的东西方剧坛上,都作出了横跨世纪、超越时空的卓绝贡献。
玉茗花盛开的十八年辉煌——《汤显祖与玉茗四梦》之一章
作者: 邹自振 来源: 2006中国·抚州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暂无 日期:2006
描述: 一、《牡丹亭》的问世汤显祖在遂昌任上,由于种种干扰,无法在更大范围内施展才能,实现抱负,于是弃官离去。三年后, 朝廷以浮躁之名,将他正式免职。浮躁是吏部考核官员新增的罪名。《野获编补遗》卷二《大计添浮躁》云:至今上辛丑外察,延津李太宰(戴),三原温御史(纯)为政,乃建议:外吏亦岂无负才而轻佻者,亦宜增入‘浮躁’为‘不谨’之次,其降级亦视罪之大小为轻重。上允之。今遂遵用之。……其年拾遗即
上页 1 2 3 ... 66 67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