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商 传(1945—2017),祖籍河北省保定,长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历史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9年至2017年任中国明史学会会长。

作者: 商传 来源: 第十五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戚继光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暂无 日期:2013
描述: 2013年夏天在蓬莱召开的明史学术讨论会,也是中国明史学会的一次年会。其间南炳文先生卸任会长,把学会工作交给我,因此为这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写序的任务也便到了我的头上。晚上坐在案前,写这篇序言,不由得浮想连翩:从1983年在无锡召开的第一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算起来,已经经历了整整30个年头了。上个世纪80年代,是中国学术的春天,思想解放带动了学术的繁荣,史学界开始打破了旧日的思想禁锢,尤其是明
略论晚明的人文主义与社会转型
作者: 商传 来源: 第十五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戚继光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暂无 日期:2013
描述: 一早期人文主义萌芽与发展中国早期人文主义的形成,多数学者认为在晚明时代。晚明的人文主义传统终未能够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主体,乃是由于清朝的建立及其后的思想禁锢。直到晚清时代,这种禁锢才被逐渐打破,不过此时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己不同于晚明的时代,因此晚清的人文主义思潮也就更加的接受了西方思想的影响。晚明的情况与前不同,与晚清亦不尽相同。晚明的早期人文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传统专制主义的
序二
作者: 商传 来源: 第一届沈万三、张三丰学术研讨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暂无 日期:2016
描述: 把张三丰和沈万三两个神龙不见首尾的传奇人物放到学术殿堂,进行高层次的论坛,是我以前从来未曾想过的事情。但是2016年8月,当这个学术研讨会在贵州省福泉市召开时,我才相信这不仅确实可以为之,而且确实可以有所为之。几年前,福泉市政协黄建菊主席与我联系,说起在福泉山下发现沈万三原葬墓的事,后来去看,虽然未曾见到墓志铭之类的文字,已经无从考证,但是贵州诸多沈氏的后裔多
试谈明代民屯的几个问题
作者: 商传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暂无 日期:1991
描述: 作为明代经济史中重点问题之一的民屯,过去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尽管不少关于明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论著都曾涉及到民屯,但却从未进行过较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本文所谈关于明代民屯的几个问题,是我在读书过程中的一点粗浅体会,疏误之处,希望同志们指正。
试论明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社会基础
作者: 商传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暂无 日期:1983
描述: 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问题,是一个引起史学界广泛注意的研究课题。在中国历史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发展强化的过程中,明初是一个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的时期。
谢刚主师与《晚明史籍考》
作者: 商传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暂无 日期:2004
描述: 晚明作为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如今已得到了学界普遍重视。但今日凡做晚明历史之研究者,又无人可不读刚主师的著作。且不必说先生早年得鲁迅先生称诩的《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晚年以见平生治学旨趣所在的自选文集《明末清初的学风》之类的代表作,更不必说颇见功力与见识的《明季奴变考》、《南明史略》之类的专文专著,即如《明清笔记谈丛》、《江浙访书记》和《瓜蒂庵文集》、《瓜蒂庵小品》几部随笔小品文集,也是今日治晚明史不可不读的佳作。而刚主师于治学之中,尤重于史料之发掘,除编辑多种史料类编、出版瓜蒂
明代文化的层间互动
作者: 商传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暂无 日期:1997
描述: 我们在观察明代各种不同文化层情况的时候,往往会明显感觉到在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较前更为突出的难以分离的联系,那便是各种不同文化层次之间的相互影响,或者称之为文化的层间互动。随着中国传统社会走向近代的过程,这种文化的层间互动也在不断加快,从某种意义上看,它比文化的区域性流动更加突出。明朝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它的前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征,甚至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顶峰时期。它的后期又出现了许多近代社会的特征,成为中国由传统社会走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因此,明代的文化流动,也呈现出前期与中后期各自的不同特点。
试论“靖难之役”的性质
作者: 商传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暂无 日期:1982
描述: 洪武三十一年(1398)闰五月朱元璋去世后,以燕王朱棣为首的藩王与新即位的建文帝朱允炆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为了消除藩王对皇位的威胁,朱允炆在齐泰、黄子澄等人支持下实行削藩,矛头指向势力最大的藩王朱棣。建文元年(1399)七月,朱棣以靖难旗号起兵,经过四年战争夺取了皇位。这场战争在历史上被称作靖难之役。对于这场战争的性质问题,过去常把它视为统一与分裂的斗争。本文也对靖难之役的性质发表一点看法,疏误之处,请同志们指教。
上页 1 2 3 4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