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李伟,1975年生,湖北天门人。南京大学文学博士。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研究员,硕/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戏剧艺术》副主编,图书馆馆长,现代戏曲研究中心主任。荣获“上海市浦江学者”,“上海市曙光学者”,“全国高校社科期刊优秀主编”等称号。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戏曲的理论与实践、戏剧理论与戏剧美学。

“‘移步’而不‘换形’”——论京剧改革的梅兰芳模式
作者: 李伟 来源: 北京社会科学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移步 换形 梅兰芳模式 京剧改革 日期:2003
描述: 梅兰芳在他的艺术生涯中 ,为传统京剧艺术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做了多方面的探索 ,形成了一种可称之为“‘移步’而不‘换形’”的京剧改革模式。本文深入探讨了这一改革模式的内涵
论传统文人对京剧改革的推进:以齐如山、翁偶虹为例
作者: 李伟 来源: 中华艺术论丛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文人 京剧艺术 西方戏剧 梅兰芳 剧本写作 完整性 齐如山 京剧改革 美学原则 名角 日期:2010
描述: 20世纪上半叶的京剧改革,除了传统京剧艺人在技艺革新方面的努力之外,一批围绕在艺人身边的传统文人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积极投身京剧剧本的写作,大大地提升了京剧的文
“使它能够适应于政治的需要”:论京剧改革的延安模式
作者: 李伟 来源: 戏剧艺术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戏曲改革 京剧 政治意识形态 延安模式 日期:2004
描述: 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延安的戏曲舞台上,曾经出现过一种以政治宣传为目的的实用主义的京剧改革模式,本文称之为"延安模式",并探讨了其形成过程与创作特征.这一模式对建国以后的戏曲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指出了它的历史的正面价值与现实的负面影响.
文化转向与戏剧转型——浅析新时期中国戏剧嬗变的文化背景
作者: 李伟 来源: 中华艺术论丛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新时期 中国戏剧 文化转向 走向世界 文化价值取向 知识分子 戏剧转型 传统文化 回归传统 日期:2007
描述: 戏剧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态。一个时代的文化思潮深刻地影响着这个时代的戏剧面貌,从一个时代的戏剧面貌里也折射着这个时代的文化特征。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的文化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极大地影响着当前的戏剧创作,而我们也可以从戏剧舞台面貌的嬗变中清楚地感受到这种文化转向的轨迹。
严肃的学术研究与深刻的文化批判
作者: 李伟1,黄瑾2 来源: 戏剧文学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批判 戏剧文体 改革创新 精神对话 探索戏剧 年代 学术研究 整体研究 巴赫金 狂欢化 日期:2009
描述: 改革开放30年,最值得玩味的是上世纪80年代。那是一个思想解放的年代,但是人们的思想又不可能真正的解放;那是一个改革创新的年代,但是社会又不允许彻底地改革创新;那是一个充满
中体西用:论郭小庄“雅音小集”的京剧改革
作者: 李伟 来源: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郭小庄 中体西用 俞大纲 京剧改革 日期:2011
描述: 郭小庄是台湾京剧改革第一人。她深受著名学者俞大纲的戏剧观念影响,对台湾京剧进行了长达16年的改革。其剧目均选自中国古代故事、传说,主题大体不超出传统伦理的范围,但剧本结构出现由追求情感高潮向追求情节高潮的转变,表演上由追求程式化向追求内心化的转变,同时引进现代剧场的舞美和灯光以营造整体效果,呈现出明显的中体西用特征。
京剧“样板戏”艺术得失平议
作者: 李伟 来源: 戏曲艺术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舞台艺术 文学创作 京剧“样板戏” 日期:2008
描述: 京剧"样板戏"的功过得失一直众说纷纭,本文将其放在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现代化的背景下,从文学创作(题材、主题、价值取向、人物形象、编剧技巧等)与舞台艺术(导演构思、音乐设计、唱腔选择、舞台美术、人物造型等)两个方面全面地分析了它的得与失,力求做到平实公允。
论阿甲京剧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伟 来源: 戏曲研究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见证人 京剧界 戏曲形式 上下场 理论体系 高玉倩 戏剧研究 京剧改革 理论与实践 中国戏曲 日期:2013
描述: 阿甲是延安京剧改革的历史见证人和京剧表现现代生活真诚的探索者。他最初在延安以表演闻名,后来又以导演著称,最后以卓越的理论建树为中国戏曲理论体系的建设作出了独到的贡献,"是京剧界罕见的集编导演于一身的戏剧家,更是戏剧研究界罕见的集理论家与实践家于一身的人才"~①。与他并称"延安二甲"的萧甲说:"阿甲是共产党内研究戏曲的头牌创始人。"~②此言不虚。延安的京剧改革是从"旧瓶装新酒"的现代戏创作开始的,阿
上页 1 2 3 4 5 ... 9 10 11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