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一时文字业 天下有心人——试论《牡丹亭》文本传播价值
作者: 王省民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暂无 日期:2006
描述: 戏曲传播在中国古代是一种比较广泛的传播现象,开展对这一传播现象的研究,能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代文化传播的情况,也能更深入地认识戏曲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更好地认识戏剧文学的本质内涵。笔者不揣浅陋,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传播的视角来观照汤显祖的戏剧,研究汤显祖戏剧在明清时期的传播情况,思考这种传播现象给人们生活所带来的影响,从而重新审视汤显祖戏剧的社会价值。本文以《牡丹亭》文本为研究对象,探讨各种因素在其传播中所起的作用,发掘《牡丹亭》文本传播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
《邯郸梦记》校注本两种述评
作者: 陈志云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暂无 日期:2006
描述: 《邯郸梦记》为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晚年力作, 其集思想性、艺术性和哲理性于一体,是临川四梦中影响和成就仅次于《牡丹亭》的优秀作品。2004年前,《邯郸梦记》较有规模的整理惟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版徐朔方、钱南扬校点《汤显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钱南扬校点《汤显祖戏曲集》和
來逛戲曲大觀園!東方人的東方主義-以陳士爭版《牡丹亭》爲討論對象
作者: 黃兆欣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東方論述 牡丹亭 東方主義 疏離 日期:2007
描述: 薩伊德(Edward W. Said )的《東方主義》(Orientalism)批判了西方人對東方的片面歧見與刻板印象,然而相對薩伊德提出的質疑,東方人則是在西方的偏見認知中,建構自我東方化的形象。岩淵功-(Iwabuchi)則是進一步提出,對於東方的論述,並非是只是西方單向的偏見植入,實則是兩者共犯結構下的產物。本文在「自我東方論述」(self-Orientalism)的理論架構下,以1999年陳士爭於紐約林肯中心導演製作的全本《牡丹亭》(The peony pavilion )作爲討論對象,試圖從湯顯祖原作出發,在中國傳統戲曲表演的範式中,釐析導演手法在東西方文化擺蕩所產生的歧異感。 陳版《牡丹亭》在舞臺呈現中,沿用了西方對中國戲曲的刻板印象,強行置入疏離(Alienation)的表演元素,並雜燴中國民間技藝及民俗風情,以建構看似傳統的自我東方形象。在呈現文學藝術經典及戲曲表演風貌的表象下,《牡丹亭》成爲導演展現東方的載體,在向西方輸出的模式中,回溯東方主義的偏見認知,進而獲取西方世界主導下的認同。
《牡丹亭》舆《杜麗娘慕色還魂》“萝”“鬼”情節分析
作者: 谢旻琪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戏剧文学 杜丽娘慕色还魂 爱情故事 情節分析 日期:2007
描述: 本文介绍汤显祖脍炙人口的戏剧《牡丹亭》,无疑是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所造成的风潮,可说是历久不衰。其中对於“情”的探讨,是《牡丹亭》最大的讨论主流。杜丽娘多情、反叛、梦病,继而殒命、还魂,汤显祖设计的这样横跨生死的凄美爱情,其“天地至情”带给读者极大的震撼。
牡丹亭:从“至情版”到“青春版”:一部昆曲经典的建构、重构与解读
作者: 宋俊华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青春版 建构 《牡丹亭》 至情版 重构 解读 日期:2008
描述: 白先勇精心策划和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问世后,先后在两岸三地和国外演出近百场,在海内外掀起了白旋风和牡丹热,与400多年前至情版问世时的盛况遥相呼应。从汤显祖至情版到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经历了从建构到重构、解读的历程。意趣神色的创作理念与个性解放的时代思潮相激荡,使汤显祖打出至情的大旗;而昆曲情结、文化复兴的使命感与文化遗产与文化经济的时代潮流相呼应,则使白先勇用青春来感召观众。在经典热的今天,梳理《牡丹亭》经典的建构、重构与解读的过程,反思文人如何用自己的理念来塑造经典,不仅对于审思当下的经典热具有借鉴意义的,而且对于揭示我国戏剧发展中的文人化规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牡丹亭》显示的石道姑之人物形象
作者: 金玉錦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封建禮教 形象 石道姑 幽魂 還生 猥亵 日期:2008
描述: 汤显祖是中国明代具有代表性的戏曲文学作家。明万历历二十六年(1598),他以梦为素材写成了举世闻名的《牡丹亭》。《牡丹亭》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在梦中相遇而引起的爱情故事。中国明清时期,社会制度和伦理髓系的制约下,男女的自由恋爱是绝不可能有的事情。可是汤显祖却通过梦,把不受任何约束超越时空的在当时社会不可能的爱情自由地表现了出来.以青春男女渴望爱情为主体的作品中,理所当然少不了对性的描写.但是在明清时期严格的封建制度下,性的描写,绝对是伦理道德所不可能容纳的,因此作者创作了以梦为素材的文学作品,表现了人们对性渴望的心理。生理上有残缺的石道姑因为自身是石女,被丈夫的小妾撵出了夫家门。所以出家成了道士。这样石道姑出现自然,在描写过程中也少不了掺加对性的描写。在介绍她时,用双关语对性进行了描写,因此评论家们一直把她评论成淫秽的女人。在对石道姑的研究和讨论中,把对她的描写定论成猥亵的性描写,所以关于石道姑的论文几乎没有。由于错误的偏见,他们的评论只看到了石道姑的一面,而批判了石道姑的整髓。本文对现有的评价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认为作品中的石道姑的猥亵,不但为‘净‘这一角色,同时也为作品增添了诙谐性。在本论,对女道士石道姑的人物形象进行划分,作了细致地研究分析。与认为石道姑具有否定意义、是淫秽形象的偏见相反,笔者认为她在引导女主人公还生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在杜丽娘与柳梦梅之间,是连接爱情的重要环节,还是一位多情而事理分明的人物形象。
青春版《牡丹亭》成功原因初探
作者: 李菁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昆曲 现代美 白先勇 青春版《牡丹亭》 日期:2009
描述: 白先勇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国内外的演出中大获成功,已是近年来中国戏剧界影响较大、引人关注的事件,尤其是走进高校,在大学生中产生的轰动与影响,使之成为一重要的文化现象,故而有学者称之为“青春版《牡丹亭》现象”. 首先,从白先勇个人角度来说,青春版《牡丹亭》圆了他文化复兴的梦,他赞同汤显祖的“至情”的哲学,认同杜丽娘。为情而死,因情而生”的超越生死的爱情观.青春版《牡丹亭》在剧本方面忠实于原著,采用。只删不增”的原则,从五十五折删减到二十七折,通过对折次的删改与调整达到了"减头绪”“立主脑”的效果.全剧分为“梦中情”“人鬼情”“人间情”三本.在舞台美术方面,达到了中国古典美与现代美的结合.坚持“传统为体”“现代为用”的原则,在不失古典韵味的同时,在服装,道具,舞台布景,花神舞蹈,灯光等方面都融入了现代因素.最后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还在于先前的宣传与策划.
江西孟戏声腔研究
作者: 傅利民,戴和冰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江西孟戏 海盐腔 声腔属性 高低兼容 族规戏 日期:2010
描述: 孟戏作为祭祀性族规戏,其"神戏"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被引进时的声腔形态,而"玩戏"因受市场制约或受观众喜好的影响,吸收了不同时期的流行声腔。孟戏中的海盐腔如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所言"抗之入青云,抑之如绝丝"、姚旅《露书》所称"音如细发,响彻云际"、臧晋叔订《新编绣像还魂记》之"凡唱[尾声]末句,昆人喜用低调,独海盐多高揭之",以及朱彝尊《鸳鸯湖棹歌》"海盐高调教坊知"的记载,说明海盐腔既不是纯粹的低腔,也不是纯粹的高腔,而是一种"高"、"低"兼容的声腔,将海盐腔视为低腔或高腔,都是片面的。
上页 1 2 3 4 ... 66 67 68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