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
中国的风流宝鉴:论《世说新语》
-
作者:
曹凯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关键词:
风流宝鉴
世说新语
中国
更新日期:2022-10-30
-
描述:
《世说新语》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志人小说。它是一部趣书,也是一部奇书。说它“趣”,是因为它生动地记载了汉末魏晋间文人士大夫的逸闻轶事,妙趣横生,谐味盎然;说它奇,又是因为它仅用六万余言的篇幅,就写了一千五百多个人物,其中重要的人物形象不下五六百个,常常是三言两语,就能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因此,冯友兰先生把《世说新语》誉为“中国的风流宝鉴”。 “魏晋名士风度”是研究《世说新语》的学者,最为关注的话题。魏晋名士生存在“中国历史上政治最混乱、社会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精神极其自由,极其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也就是宗白华先生所说的“世说新语时代”。本文对“世说新语时代”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和系统概括。 “世说新语时代”有四个特征:1、人生最痛苦。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和董卓之乱,以及以后发生的军阀混战,给社会带来严重灾难,百姓一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2、思想最解放。随着汉帝国统治的崩溃,儒学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诸子中的其它思想重新活跃起来,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开始变得多样化。在当时诸多的思想潮流中,道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后来,老、庄思想被加以改造,并最终形成了玄学思潮。3、个性最张扬。魏晋时期是个性觉醒的时代。在各种思想纷纷出现,论无定检的情况下,魏晋士人的个体意义充分地突现出来,在他们的言行中,强烈地表现出独立人格和张扬个性的精神。4、生活最艺术。在中国士大夫的人格发展史上,没有哪个时期的文人像魏晋名士那样看重人格的外形美,这使得魏晋的生活充满了艺术的氛围。审美心态也使魏晋士人抛弃了人生的功利目的,并不断把自己的生活行为推向艺术化、审美化。“世说新语时代”孕育了《世说新语》一书;“世说新语时代”也绽开了魏晋名士风度之花。本文以通俗明了的语言从五个方面,对“魏晋名士风度”的表现进行了概括。1、讲究雅量,喜怒忧惧不形于色,追求优雅从容的风度。嵇康面对死亡表现出的从容、王羲之以自然而真实的姿态应对郗鉴派来择婿的门生、谢安在危险情况下的镇定自若,像他们这样临危不惧,处变不惊,遇事不改常态的修养,表现出魏晋名士的风度。2、恣情越礼,不随于俗,服药行散,纵酒任性,放诞不羁。司马氏在篡夺曹魏政权后,借口“以孝治天下”来镇压对立派世族的反抗。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名士对这种虚伪残忍的行径十分不满,他们主张依照人的自然本性无拘无束地生活,提倡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和虚假做作的率真之情。在他们的影响下,魏晋名士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生活作风??恣情越礼,服药行散,纵酒任性,放诞不羁。3、热衷谈玄,善于应对,语言机智、幽默和戏谑。魏晋名士起初为了全身远祸,不谈政治,而谈玄理,后来逐渐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并通过谈玄来显示名士们的高贵风雅和才能,从而使他们的语言富于机智性和幽默感。4、颂扬隐士,鄙薄功名富贵,欣赏自然,描绘自然。在魏晋时期,抛弃功名富贵以追求自适,成为名士所赞赏的行为,于是他们的足迹,开始从繁华闹市走向山水自然。自然美成为艺术家们追求的目标。5、争豪竞奢,挥霍不让于人。西晋的豪奢之风在魏晋时代最为突出,其中,以石崇和王恺为代表。“魏晋名士风度”是魏晋名士们内心世界的体现。当我们剖析魏晋名士们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时,是无法回避其所生存时代对他们的影响。因此,本文从中国思想史的发展角度出发,分析了魏晋名士风度产生的社会思想根源。由于魏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一次权威思想的崩溃和重建的交替时期,所以魏晋名士的言行举止、仪态形成独特的风采,这是产生“魏晋名士风度”的主要原因。东汉以来士人们叹息生命、追求享乐的思想情绪与心态,以及正始以后兴起的玄学思潮等因素,对魏晋名士风度产生的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魏晋名士这种对人生艺术化的自觉追求,这种对个性化的向往,这种自我表现的欲望,乃至整个魏晋时代无拘无束的氛围,形成了有利于文学发展的土壤。魏晋风度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白诗歌的豪纵、飘逸,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他独立不羁,不受任何约束的人格特点,正是魏晋开始的人的觉醒发展至颠峰的产物,是魏晋名士风度影响下结出的硕果。在苏轼洒脱的人生态度中,可以明显地看到魏晋名士们的身影。此外,像徐渭、汤显祖、公安“三袁”等人的思想和作品中,都深深地烙上了魏晋名士风度的印记。
-
中国古代荒诞剧研究
-
作者:
全秋菊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关键词:
文学作品
荒诞剧
文学传统
中国
日期:1999
-
描述: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的研究中,中国荒诞剧这块领域被严重忽略、漠视甚至歪曲,直到现在也没有多少人敢于理直气壮地承认有中国荒诞剧。对中国荒诞剧的学术研究虽有一些文章或著作论及,但都没有作过深入的探讨。应该说,对中国荒诞剧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本论文主要论述中国荒诞剧定义的确立及荒诞剧形成的历史溯源,并对中国古代荒诞剧的发展作全面的探讨。 第一部分通过中国荒诞剧与中国荒诞小说的比较,通过对当代荒诞剧模式的剖析,指出确立中国荒诞剧的必要性。中国荒诞剧之所以处于目前的尴尬状态,是因为我们完全以西方荒诞剧为坐标体系,而忽略了中国荒诞剧自己的个性与特色。中国荒诞剧成熟早,有着悠久的发展史,虽然历来受到封建传统势力的排斥,但仍在荒诞艺术的土地上结出了累累硕果,它们应该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自己的一席地位,而不是在西方荒诞剧的光环下成为自惭形秽的侏儒。中国荒诞剧既具有西方荒诞剧的某些特征,又具有自己的中国特色。 第二部分通过对荒诞原义的诠释和对荒诞演变的溯源,整理出一条由荒诞意识演变为荒诞艺术,再由荒诞艺术演变为荒诞剧的发展线索,探讨了荒诞艺术与荒诞剧之生存关系。荒诞有着多方位的生存空间,但它的发展基本离不开两个系统:鬼神魔怪系统和人本系统。本文认为中国荒诞剧的繁荣还与狂狷一族、任诞之风和异端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狂狷一族,才有任诞之风;有狂狷与任诞,才有异端思潮的兴盛;有异端思潮的流行,才有中国荒诞剧的繁荣。狂狷之士以狂为荣,以怪为尚,以丑为美,为中国荒诞剧的产生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广阔的审美空间。异端思想的活跃,造就了中国荒诞剧的反传统意识和强烈的时代精神。 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中国荒诞剧的类型与创作手法。在内容和形式上,中国荒诞剧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内容十分荒诞;二是形式非常荒诞;三是内容与形式都很荒诞。与西方荒诞剧相比,中国荒诞剧并不排斥对故事情节的描写和荒诞人物形象的塑造,它在主题、形象、情节、语言等方面同样有一些作品与西方荒诞剧十分接近。中国荒诞剧的创作手法主要有象征与变形、讽刺与戏谑、漫画与夸张等。与西方荒诞剧相比,中国荒诞剧虽然也用这些手法来达到反理性、反现实、反传统的目的,但它也非常注重感情色彩和象征旨意的表达。 第四、五、六部分对明代、清代和近代的荒诞剧作了一个概况性的论述。明清是中国古代荒诞剧的鼎盛时期,近代是荒诞剧的持续发展期。明代荒诞剧是信仰危机和社会上光怪陆离现象的产物,清代荒诞剧则烙上了深深的幻灭与荒诞不经的时代色彩,近代荒诞剧融进了战斗性和革命性的时代精神。这三个时期,无论是作家作品,都蔚然可观;更难能可贵的是,还出现了像徐渭、汤显祖、蒋士铨、嵇永仁、洪炳文这样的荒诞剧大家。 中国荒诞剧经过明清的繁荣和近代的发展,到现代又出现了创作高峰,以熊佛西为代表的作家吸收了西方表现主义手法,融入西方现代思想并加以创新。另一个荒诞剧鼎盛期是在八、九十年代,以魏明伦的荒诞川剧《潘金莲》为突破口,以高行健的无场次荒诞话剧《车站》等为代表,荒诞剧作品层出不穷,他们在思想和手法上力图吸取西方荒诞派戏剧的养分,融入现代意识,创作出浓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荒诞剧作品。这种力图使现代荒诞剧与西方戏剧新潮接轨的开拓性实践是功不可没的。相信中国荒诞剧在不远将来的下世纪,它本身所特有的荒诞、怪异与魔幻基因必定会与其他文学艺术基因相结合,在高科技发达的影响下,创造出另一个别致的荒诞剧春天来! 本论文独具创见性的地方: 一.这是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本论文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填补和完善了中国戏剧发展史乃至中国文学发展史对中国荒诞剧专题研究之空白。 二.提出中国荒诞剧的新概念,廓清了中国剧坛一直存在的以西方荒诞剧为坐标体系而对中国是否有荒诞剧则采取各种各样含混不清的说法。 三.认为 中国荒诞剧 在明代已大量出现并迅速繁荣,也就是说,中国荒诞剧并非是在西方荒诞剧的影响下才出现的,而是有着更为久远和辉煌的历史。 四.对中国古代荒诞剧发展史作了比较全面的梳理。并通过中西方荒诞剧的比较揭示了中国荒诞剧的特定内涵与个性。从它的起源、演变到它的形成,从它的兴盛、发展到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表现,从它的特征、类型到它的创作手法,从它的作家作品到整个时代的荒诞剧风貌,本论文都作了全面的论证与有益的探索。 五.指出了中国荒诞剧本身固有的许多生命基因对未来戏剧甚至整个艺术繁荣的积极意义。
-
陈白沙诗学研究
-
作者:
申旻也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关键词:
陈白沙
诗学
理学
日期:2000
-
描述:
在中国哲学史上,陈白沙是从程朱理学到阳明心学的嬗变中一个关键性人物,他的哲学思想也因此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作为明代中期的一位重要诗人和诗论家,他的诗学却未能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他现存的二千余首诗作具有独特的艺术成就,其诗论也颇为系统,在明代诗坛上可以说是不能忽视的。本研究的重点分为以下四点:其一,突出陈白沙哲学与文学的内在联系;其二,从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全面地分析白沙诗歌;其三,作为明代文学解放思潮滥觞来考察白沙诗论;其四,对理学家的文学作一个新的估价。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概述研究动机与意义,回顾明清以来直至当代人对白沙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并明确本文的研究重点。第二章从时代与地域、生平、哲学思想这三个角度论述陈白沙诗学产生的背景,其中哲学思想与诗学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将分成‘静坐见心体’‘求之吾心,‘以自然为宗’三个部分进行考察。第三章讨论白沙诗论与湛若水《白沙子古诗教解》。第一节‘白沙诗论’分成诗歌创作论、诗歌风格论、诗歌效用论、诗歌批评论等四个部分。诗歌创作论考察作为创作原理的‘主情论’以及白沙对创作态度的看法。诗歌风格论以‘自然而雅健’为主展开讨论,诗歌效用论以‘小用大用论’为中心进行探讨。诗歌批评论分为批评原则与批评实践两小部分。批评原则主要讨论白沙‘贵自然’的诗学宗旨,批评实践分别探讨白沙对历代诗人以及对当时诗坛的看法。第二节‘湛若水《白沙子古诗教解》’从‘发挥白沙学说’与‘对白沙诗的「经义化」’的角度考察《白沙子古诗教解》对白沙诗解读中的正反两面。第四章论述白沙诗学渊源、白沙诗的内容与形式以及诗歌特点。第一节考察作为白沙诗学渊源的陶渊明与邵雍。第二节按内容把白沙诗歌分为性气诗、咏物诗、田园诗、咏史诗、交游诗、咏怀诗、山水诗等小类并分别展开讨论。第三节从诗体与制题着眼分析白沙诗的形式。第四节从‘「以诗论心」与「用诗证心」’‘清新白然,不事雕琢’‘不离物象,不滞物象’三个方面分析白沙诗的特点。第五章考察白沙诗学的历史地位。第一节重点探讨白沙诗论中‘主情论’与明代文学解放思潮之间的关系,在与明后期李贽、“三袁”、汤显祖、徐渭等文学论的比较和联系中确定白沙‘主情论’在明代文学解放思潮滥觞中的历史地位。第二节重点探讨白沙作为理学家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对理学家的文学作一个新的估价。第六章结论部分归纳本论文所论述的内容,并试图对白沙诗学作总体评价。
-
祁彪佳与《远山堂曲品剧品》考论
-
作者:
裴喆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关键词:
《远山堂曲品》
浙中王学
祁彪佳
戏曲创作论
戏曲本体论
《远山堂剧品》
更新日期:2022-10-30
-
描述:
晚明戏曲家祁彪佳既能创作,复擅品评,加以仕宦早达,交游广泛,是晚明剧坛的中心人物之一。他的《远山堂曲品》、《远山堂剧品》既是明代规模最大、收录最全的戏曲目录,又是明人当代戏曲批评的巨著,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文献价值。《远山堂曲品》、《远山堂剧品》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发现使得明代戏曲史研究面目一新,祁彪佳基本保存完整的尺牍和日记也是晚明戏曲史料的宝藏,从中可以发现许多曲家生平、交游的资料和戏曲演出的记录。祁彪佳的戏曲理论上承王骥德、吕天成,进而集汤显祖、沈璟曲论之大成,在戏曲本体论、创作论方面多有新的发展。本论文以祁彪佳的戏曲理论与《远山堂曲品》、《远山堂剧品》的曲家著录为研究对象,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考察祁彪佳的思想背景、戏曲交游、戏曲活动,进而探讨祁彪佳戏曲理论的思想体系,下编考证《远山堂曲品》、《远山堂剧品》所著录曲家,通过祁彪佳和他的《远山堂曲品》、《远山堂剧品》这一个案来透视晚明思潮、地域文化、士人交游与晚明戏曲文学之间的复杂关系。<br> 对于祁彪佳的思想背景,此前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祁彪佳的思想深受晚明思想家刘宗周的影响,也有学者将其归入东林党人之列。笔者从祁彪佳的家学渊源、思想历程、社会关系和政治活动等方面考察,认为祁彪佳的思想深受王守仁、王畿、周汝登等人的影响,属于浙中王学一系,政治上也非东林党人。在论述中笔者提出“山、会王学士人集团”的概念,认为可以较好地说明祁彪佳的思想、文化和政治背景。<br> 祁彪佳的戏曲交游和戏曲活动是晚明戏曲研究的热点之一,笔者利用祁彪佳的日记和尺牍等资料重加考证,发现了一些此前研究者未注意到的曲家交游,并对祁彪佳曲论研究中的几桩疑案提出新的看法:其一是徐朔方先生提出的《远山堂曲品》为祁彪佳与其父合作的问题,笔者否定了这一判断;其二是徐先生提出的《孟子塞五种曲序》为伪作的问题,笔者提出证据支持邓长风先生的大判断,主张重新考虑;其三是《远山堂曲品》、《远山堂剧品》的写作时间,笔者在此前研究者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证据加以论证,基本解决了这些问题。<br> 对祁彪佳的戏曲理论,笔者将之分为本体论与创作论进行复原和架构,认为祁彪佳的戏曲本体论是以阳明学“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方法论为指导建立起来的,以“写情”为体,以“教化”为用,并兼顾戏曲的抒情写愤功能和社会认识功能,对戏曲的功能有着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对戏曲的创作主体,祁彪佳论述了“词曲天才”说;对戏曲的情节结构,祁彪佳第一个提出了戏曲以“构局为难,曲、白次之”,并较详细地讨论了“构局之法”;对戏曲的语言文辞,祁彪佳提出应“设色在浓淡之间”。这些观点超越了前人的“本色”与“文采”、“格律”与“言情”之争,开始注意戏曲的叙事性和结构问题,是对明代戏曲理论的重大发展。<br> 论文下编考证《远山堂曲品》、《远山堂剧品》中著录的九位戏曲家的生平,解决了明代戏曲史研究中的一些疑难问题。
-
译学中的“神似”理论
-
作者:
王影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关键词:
自由词
神似
译学
更新日期:2022-10-30
-
描述:
翻译理论家傅雷提出的指出:“以效果而论,翻译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神似”理论自提出以来,被许多翻译实践家奉为文学翻译标准加以遵循,但是多数人把“神似”理论仅囿于对形神关系的研究,探讨上,并以此来指导翻译实践。“神似”理论研究者得出结论:当二者可以兼得时,重形又重神,当二者不可兼得时,重神似而不重形似。这个结论的确是对的。可是到底什么是“神”?如何对“神似”理论中的“神”加以界定?过去往往只把文本内容归为“神”,把语言及结构特点归为“形”,这种观点有时是偏离甚至是背离“神似”理论的。那么何为 “神”呢?我们认为,首先,文体是“神”。功能语体是当代各种语言通用的一种划分区别文本的一种方法,该理论根据文本的功能把文本分成书面语体与口语体,各语体又分成各种亚语体及各种体裁。文体及不同语言文体具体形式的差异性是翻译界人士必须注意的。例如:公文语体、科技语体的各种体裁都有严格的格式,限定的格式是不可破坏的;一篇常见的求职申请书,汉文的是以“尊敬的╳╳╳”起头,与俄文中的同类文体竭然不同,当用俄文书写求职申请书时,需先把纸从正中分成二半,在右半部顶格写上“Кому”и“От кого”(или чьё)然后正中写上Заявление (или ЗАЯВЛЕНИЕ),之后才是正文部分,最后标明日期并署名。这时译文文体与原文文体格式上的一致显得更加重要。二是内容是“神”。对于多数作品而言,内容是它的第一要素,公文语体、科技语体的功能是报导,它们的内容是“神”当然不言而喻。对于具有美学目的的文学语体来讲,内容也不失为第一重要要素。比如我们在分析任何一部文学作品时都离不开内容,以其为切入点,无论这一文本是歌颂美好社会的,还是揭露社会黑暗面的,无论它的风格是幽默、滑稽的,还是严肃重大的。内容是“神”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只表达原文内容而忽视其它方面,译文不能称为优秀的译文。三是音乐性是“神”。声音的作用是很特殊的,它不塑造直接形象,无确切含义,但却能表现人的感情,激发人的情感。声音有情绪意义,这与创造声音的主体相关。《乐记》中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之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又由于心对物之所感的心境不同,也就产生带有不同情绪意义的乐音。声音有意象感,总是与一定事实形态联系在一起,与人物的一定生理、心理反映联系在一起,所以人听到一定声音,总是造成不同反响。这时声音作为形式的一种,与一定的内容联系在一起,转化为有依存内容的形式。所以译介中的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声的音乐性对于诗歌尤为重要。四是民族文化是“神”。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如,有服饰、习俗等的方方面面的差异。各个民族文化上的差异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包括语言。如今,语言文化成为语言学家,文学家的研究热点,这一课题不能不波及到翻译学,翻译是一门从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艺术。那么在转化中如何处理语言中携带的文化自然成为焦点问题。原文中民族文化作为“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文语言的文化不能用译文中的民族文化来替代,替代后的译文不能完成促进两种民族语言交流的作用。例如“берёза”一词代表白桦树,在俄语中,俄罗斯人经常用该词指代“美丽的姑娘”或是“祖国”;而白桦树在中国没有“美丽的姑娘”与“祖国”之意。过去中国人在形容漂亮姑娘时经常使用的词句是“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口”,俄语中的柳树和杏树与漂亮姑娘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可见翻译中必须考虑民族文化因素。五是情感是“神”。明代文学家汤显祖说过“世总为情,情生诗歌”,由此可以看出,汤显祖极力强调情感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俄罗斯十九世纪伟大的作家,理论批评家托尔斯泰认为文艺是:“艺术家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音响和语言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艺术是这样的一项人类的活动:一个人用某些外在符号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情感在原作中具有如此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怎能不需要在译作中表现出来?综上所述,界定“神”是“神似”理论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界定“神”是为了更好地传达“神”,以指导翻译实践。要想达到“神似”标准,需要做到译文与原文文体相符、内容相近、音韵相通、文化相异、情感相合。它们是达到“神似”标准的基础。只有被读者肯定的译作才是好译作,一部原文作品,往往会有多个译本,其中定会有无人问津的译文,也有百读不厌的译文,翻译中存在着“竞争”。好的译作会流芳百世,不好的译作将被束之高阁。
-
乔吉研究
-
作者:
李慧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关键词:
元杂剧
江湖情结
文本分析
乔吉
日期:2005
-
描述:
乔吉是“元曲六大家”之一。他的散曲创作成就极高,与张可久被誉为“双璧”,他的杂剧创作也成绩斐然,并对明清两代的文人戏曲产生深远影响。然而以往学术界对乔吉的研究还存在一些误区。由于其生性风流、个性疏狂,前人对其人品一直毁誉不一,至于其杂剧创作,或为其散曲成就所掩,或由于苛求作品的思想意义而被贬低。本论文拟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力图全面、客观地重新探讨乔吉其人与其创作。 论文共分以下几个部分: 引言,简要概述20世纪以来学术界乔吉的研究情况,以及本论文的选题意义、价值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论述乔吉的生平与思想。对于乔吉的生平,本文重点考察其行迹和交游。乔吉的思想极为矛盾、复杂。本文以其散曲创作为依据,参以其他一些资料,从“江湖情结” 这一概念入手,从雅、俗文化两层面来分析乔吉思想,并从乔吉所生活的时代的特殊性、生存的空间的特殊性及中国文化本身的特性三方面来阐述产生乔吉“江湖情结”的原因。 第二章,乔吉散曲研究。从内容、风格、韵叶、修辞四个方面来探讨乔吉的散曲创作。(因篇幅过长,且本文系为申请戏剧戏曲学学位而作,故本章不提交答辩) 第三章,乔吉杂剧文本研究。具体从题材、主题、结构、语言四个方面入手。笔者认为:乔吉的三个杂剧虽都为才子佳人剧,其结构模式没有走出元代爱情剧的框架,但他选择历史知名人物作为主人公,借文人的风流韵事来抒写自己情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在结构上,无论是情节动作、场面的设置还是次要人物动作的穿插与安排都独具匠心,颇有创意。其曲辞绮丽浓美,曲文珠玑满眼、美不胜收,同时雅中融俗、曲尽生动活泼之机趣。 第四章,探讨乔吉在戏曲史上的地位与影响。把乔吉置于元杂剧发展的动态过程中,探讨乔吉对杂剧南移后在南方的兴盛与发展,以及南北曲的交流中所起的作用,并评述了乔吉对汤显祖等明清戏曲家的深远影响。 结语部分,对全文作了简要的归纳。
-
李维桢文学思想研究
-
作者:
谢旻琪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关键词:
师心
师古
王世贞
晚明
末五子
明代文学
李维桢
复古派
更新日期:2022-10-30
-
描述:
李維楨(1547-1626)是晚明王世貞所選定的「末五子」之一。李維楨並不是個一流的理論家,他對於晚明文學研究的學者來說,也是相對比較陌生的人物。但是他的生存年代,以及他的文壇地位,都有其特殊性。關於晚明文壇的研究,有兩個可再思考的問題;第一,論述常常陷入一種過度簡單二分的框架當中──亦即「復古」與「反復古」的對局──,其立場多半是將復古派認定為落後、保守的一端,而反復古則是創新、進步,代表人物除了公安三袁之外,再推至李贄、徐渭、湯顯祖等;第二,文學史的論述,久而久之,累積出所謂「重要的」作家。如此雖無可厚非,但是學術上的「重點」一旦確立、強化,細部很容易就被掩蓋了。若對此重新思考,那麼,李維楨這種具有鮮明的折衷色彩、處於流派過度之間,在當時具有文名,卻在後世較少為人所注意的論者,似乎有再重新衡定的必要。他的論點儘管未必多強悍偉大,但是他參與了晚明文壇的轉變,他既指出晚明文人的時代議題,也代表復古派後期文學觀念的轉向。關於李維楨的文學思想,本論文分為三個部分來探討:第一部分是李維楨的文學歷史意識。復古派文人非常重視對傳統的省察,李維楨認為文學創作具有歷史責任,他延續復古派「格以代降」的說法而有所修正,提出「一代之才即有一代之詩」,並從文學發展的規律,說明明代在文學史上的極盛地位。第二個部分是李維楨的創作論,他提出的情感與性靈論述,以及才、學、識三個創作條件,調和了「師古」與「師心」兩個路向。第三個部分是李維楨的批評論,他論析復古派所要求的「兼長」理想,同時他也承認人有才性的侷限,「兼長」未必能達成,故他提出「適」的觀念,轉而欣賞「偏至」。他並分析各文體的藝術樣貌、時代風格,以便掌握創作之法。本論文所拈出的議題,都不是單純的拆解李維楨的寫作文本,而是期望以此作為考察晚明文壇的切入點之一,並提供晚明文學研究的參照與輔助。
-
李渔拟话本小说中的人物审美形象与情理观
-
作者:
韩佩思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关键词:
情欲
礼教
李渔
拟话本小说
人物形象
更新日期:2022-10-30
-
描述:
明清時期有部分士大夫想建構「禮」學的思想,或是以實踐禮制的方式來端正教化風俗。但在這類強調禮制教化的學說中,仍有不少關於情欲感官的描寫。在情欲的論述下,身為明代遺民的李漁,其戲曲小說,也深受此風的影響,他的擬話本小說就充斥著對愛情的大膽追求,也少男少女相思、懷春等「情欲」描寫的情節。李漁大膽的對禮教提出質疑,對於男性可以縱欲,而女性卻必須守節的觀念感到不滿,並對女性深受束縛的不平等待遇感到同情。但其擬話本小說亦不脫傳統禮教的桎梏,小說中也充斥著「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禮教」觀念描寫的情節,這些小說表現出李漁內心禮教與情欲相互矛盾的思想。明代中期至晚期,湯顯祖、馮夢龍等主張「以情反理」,「情」是至高無上的。李漁則提出了「「道學、風流合而為一」」的觀點,實際上是要求「情」向「理」就範,勸導人們「情」不能超過「理」的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