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弘扬汤显祖 抚州有担当——在2016年中国·抚州汤显祖剧作展演暨国际高峰学术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作者: 张鸿星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暂无 日期:2016
描述: (2016年9月24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对抚州人民来说,今天是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为了纪念抚州乡贤、著名的明代戏曲家、思想家、文学家——汤显祖逝世400周年,各位专家学者从海内外云集汤公故里,回望历史,重温经典,共同研究他的创作思想、艺术贡献;共同探讨汤显祖文化给世界文明带来的深刻影响;共同欣赏他享
从《紫箫记》到《紫钗记》:汤显祖创作中“情”的演变
作者: 李超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 《紫钗记》 《紫箫记》 确认 怀疑 日期:2011
描述: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又号海若士,一称若士,自署清远道人,晚年自号茧翁,江西临川人,自幼天资聪颖,擅长作五言、七言诗歌,为人刚直,颇爱结交“气义”之士,万历五年(1577)和万历八年(1580)因拒绝首府张居正的拉拢而两次落第。汤显祖的戏剧创作始于万历五年(1577)的《紫箫记》,好友帅机称其为“此案头之书,非台上之曲也”。万历十五年(1587),汤显祖开始将《紫箫记》改编为《紫钗记》。本文是对汤显祖处女作《紫箫记》和“玉茗堂四梦”第一部《紫钗记》的比较研究。笔者认为,《紫箫记》反映了“情”与“时间”之冲突,体现了汤显祖对于“时间”的“怀疑”,《紫钗记》则突出了“情”与“社会”的抗衡,体现了汤显祖对于“情”的“确认”,从《紫箫记》到《紫钗记》,展现了汤显祖创作中“情”的演变过程。
构建以汤显祖、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华美学精神国家形象战略
作者: 邹元江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暂无 日期:2016
描述: 今年是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莎士比亚研究和"莎剧"的演出是世界文学艺术的奇观,是目前世界上最显赫的文化现象之一。但汤显祖研究和"临川四梦"的演出却不尽如人意,这其中关键的问题是中国目前尚还缺乏自觉建构对外传播能代表中华美学精神的文化精品意识。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产生了以汤显祖、梅兰芳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的文化巨人,也累积下来数之不尽的伟大文艺作品。这就需要有自觉的国家形态的中华美学精神对外传播推广的战略构想,并纳入国家文化发展政府决策蓝图,从长远考虑如何分层分批采取具体实施的步骤,从经费上、措施上、人才培养上面向世界强力打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形象名片。
汤显祖性情说溯源(提纲)
作者: 王琦珍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暂无 日期:2015
描述: 一、引言当代的研究者在论及汤显祖的"以情格理"说的时候,大多喜欢提及明末清初的陈继儒在《批点牡丹亭题词》中记载的张位读《牡丹亭》后和汤显祖的一段对话。张说:"君有如此才华,何不讲学?"汤显祖回答说:"某与吾师终日共讲学,而人不解也。师讲性,某讲情。"但解释时,却往往为强调汤显祖所说的"情"而将其与"性"割开,这其实是不妥当的。二、"性"与"性情""性理""性"是儒家学说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反
论罗汝芳对汤显祖的影响
作者: 邹自振1,罗伽禄2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暂无 日期:2015
描述: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罗汝芳与汤显祖师生交谊甚厚,罗师的思想观念对汤显祖影响甚深。受罗影响,汤显祖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人生观、政治观、文学观,进而直接影响其生活、从政及戏剧创作。正是罗汝芳的"生生之仁""赤子之心"等论说内化为汤显祖的行为指导思想,于是他在为官从政时能施行仁政,实行人性化的政治管理,赢得百姓的爱戴。也是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他能突破前人思维,大胆描写人生之"情",创作出以《牡丹亭》为代表
汤显祖负笈从姑山略考
作者: 罗伽禄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暂无 日期:2015
描述: 汤显祖多次谈及自己就学的事情,他在《秀才说》一文中说:"十三岁时从明德罗先生游。"在《李超无问剑集序》中说:"吾师明德夫子而友达观。"在《答邹宾川》中说:"弟一生疏脱,然幼得于明德师,壮于可上人。"他师从罗汝芳的情况究竟如何,何时负笈南城县从姑山,值得探讨。一、汤显祖临川拜师罗汝芳依汤显祖自己所言,他在十三岁时就师从罗汝芳。汤显祖在哪儿拜师学习,没有说清楚。而依《文昌汤氏宗谱》~①中的《抚郡
爱好是天然 雅志在山川——论汤显祖的山水诗创作
作者: 高琦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暂无 日期:2016
描述: 汤显祖是晚明诗坛上的一位优秀诗人。他遗存下来的2 300多首诗,涵盖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各个种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格式俱全,是一笔丰厚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在这二干多首诗里,有一部分属于山水诗。经笔者初步翻检,大约有300首左右,值得深入研究和鉴赏。山水诗的名目最早是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提出来的。他说:"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意思是说,南朝宋代之初的诗歌,体势和格调有
汤显祖《牡丹亭》和蒙特威尔第《奥菲欧》的比较研究
作者: 毕益芳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蒙特威尔第 汤显祖 《奥菲欧》 对比研究 日期:2009
描述: 近年来,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频繁与深入,学术界对中西文化的对比研究越来越重视,这种文化的对比已经普及到各个领域。但对于中国的戏曲艺术与欧洲歌剧艺术的对比研究来说相对还比较薄弱,本课题旨在通过对具体两位大家的研究来推动戏曲与歌剧领域的中西文化的研究。 汤显祖(1550—1616)与蒙特威尔第(1567—1643)是同时代中西戏剧领域的大家,他们的剧作《牡丹亭》和《奥菲欧》是中国戏曲艺术和欧洲歌剧艺术的领军之作。《牡丹亭》属于明代传奇作品,其题材来源于民间口头传承的故事传说《杜丽娘暮色还魂记》,它是中国昆曲艺术的代表曲目,在中国的影响深入而广泛,其深刻的思想性和较高的艺术成就远远超越了同时代其他的戏曲艺术作品。《奥菲欧》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末期、巴洛克早期优秀的歌剧作品,其题材同样来自于民间口头传承的希腊神话《俄耳甫斯》的故事,它经过歌剧大师蒙特威尔第的天才创作,一举成为欧洲近代歌剧的标志作品,奠定了歌剧这个艺术品种的基础。 歌唱是中国戏曲和欧洲歌剧这两种艺术形式所共有的舞台表演特点,对两位大家及其两部巨作进行多角度的对比研究,能够让我们看清两种艺术形式因其不同的社会传统、文化背景...
上页 1 2 3 ... 56 57 58 ... 66 67 68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