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
彭士望的诗集、诗论与诗作
-
作者:
周兴陆
来源:
文学遗产
文献类型 :期刊
-
关键词:
抄本
志士之诗
遗民
彭士望
日期:2013
-
描述:
彭士望是明遗民,清初“易堂九子”之一,兼善诗文.他的诗集通行者为咸丰二年刊刻十六卷本,然而上海图书馆尚藏有八卷和十二卷两种抄本,通过对勘可知十六卷刻本对于直击时事、具有政治性和思想意义的诗篇作了大量删削.彭士望论诗,重视人格胸襟和理识,强调诗与人为一,将宋人标举的人格“不俗”论与经世致用精神相结合;针对李攀龙的“视古修辞,宁失诸理”,他提出“视理修辞,宁失诸古”,纠正复古派和性灵派的偏失.彭士望的诗歌可谓是“志士之诗”,议时言事不忌俗,体现出以古文为诗的特征.
-
明代文学思想发展走向及特点研究
-
作者:
吕海波
来源:
芒种
文献类型 :期刊
-
关键词:
平淡自然
明代初期
公安三袁
《琵琶行》
李攀龙
诗歌创作
复古思潮
明代文学
明王朝
方孝孺
日期:2013
-
描述:
按照明代文学研究界的划分,明代文学思想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七个阶段,段与段之间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有的还会出现交错的现象。第一阶段,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实行了严厉的文学政策,对文学思想进行了严格的约束,因而这个时期的文学思想基本都是服从于政治的需要,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宋濂和方孝孺。这种文学思想被称为台阁文学,对后代文学思想产生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影响,成为文学的主流思想,在永乐时期达到发展的
-
议明朝文学“后七子”的领袖李攀龙
-
作者:
杨治玉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文献类型 :期刊
-
关键词:
历下诗风
李攀龙
“后七子”
日期:2013
-
描述: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自号沧溟,人称沧溟先生。山东历城人。嘉靖进士,历任刑部郎官、知府、提学副使,官至河南按察使。明代文学改革中后七子的领袖,历下诗风的著名代表,著有《沧溟集》。又有《诗学事类》、《唐诗选》、《白雪楼诗集》、《古今诗删》、《诗文原始》等传世,李攀龙等开创的历下诗风,在山东文化史上的地位,更加功绩卓著。
-
旧题李攀龙《唐诗选》真伪问题再考辨
-
作者:
殷祝胜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
关键词:
唐诗选
伪书
李攀龙
凌潆初说
日期:2013
-
描述:
关于旧题李攀龙《唐诗选》一书真伪问题,国内学界大体认可《四库提要》的说法,以此书为明末坊贾所伪托;日本学界则大体接受森濑寿三的说法,以此书确出李攀龙之手。然而此二说均非有可靠的史实作为依据,难以对《唐诗选》的内容作出圆满解释。凌漾初在《唐诗广选序》中提出,此书乃王世贞家的“馆客某者”从王氏携归的李攀龙《古今诗删》原稿中的唐诗部分摘抄而成的伪书。学界多以此为不足信,然考诸现存文献可知:是说却是史源最为直接,可以较为圆满地解释《唐诗选》的内容,抵牾最少,最为近真相的。
-
谢榛与李攀龙之争新论
-
作者:
赵旭
来源:
社会科学辑刊
文献类型 :期刊
-
关键词:
李攀龙
谢榛
党社斗争
严嵩
日期:2013
-
描述:
谢榛与李攀龙之争改变了后七子团体内部结构,对谢榛在文坛的地位及其创作倾向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学界对两人争端有诸多解释,归纳起来主要有五说:性情所致;文字误会;名誉之争;地位差距;持论不合。均非令人信服之论。从明中叶党社斗争的角度探究可以认定:导致两人矛盾爆发的重要契机乃是当时日益严峻的政治斗争形势,尤其是文人集团与权臣严嵩的斗争。
-
中国文人武斗史
-
作者:
高诗朦
来源:
博客天下
文献类型 :期刊
-
关键词:
暂无
日期:2012
-
描述:
章太炎怒抽梁启超、何亚伟痛打王开林……谁说读书人不会打架? 中国的文化圈内历来有“文人相轻”的传统,但笔头上的争论总显得力不从心,吵来吵去不仅难解心头之恨,反而会更加上火。于是,个别急性子的文人墨客兴许是受到武侠小说中侠士决斗的影响,觉得用笔杆子不够过瘾,便以拳头相向。 文人由于意见相左、气场不和,从而放下斯文、大打出手的例子,早在明代就有记载。明代崇祯元年,豫章文社的艾南英游历江南,和东南文学的领军人物陈子龙等江南士人相聚论道。但艾南英以教训人的口吻,指名道姓地骂起李梦阳、李攀龙和王世贞等陈子龙眼中的前辈们。正值血气方刚之年的陈子龙,按捺不住,奋身而起,掴了艾南英一记清脆的耳光。 另有清代文学家、“扬州学派”代表人物汪中,性格狂傲、颇喜骂人。一次,汪中和另外一位士人汪苍霖同船过江,二人互相看不过眼,在船上爆发了辈分之争,汪苍霖说我比你大两辈;汪中说,你错了,我是你爷爷那辈的。汪苍霖怒发冲冠,便要把汪中绑起来扔到江里,有人劝架,方才作罢。这个汪中亦不是省油的灯,不久之后,汪中又和另一位学者洪亮吉同船论道,但在辩论中口舌不利,气急败坏之下索性一把将洪亮吉推下船去,幸亏船夫救助,洪亮吉逃过一劫。
-
济南:一座诗人之城
-
作者:
侯琪
来源:
新华月报(上)
文献类型 :期刊
-
关键词:
诗歌总集
李清照
周王朝
诗人
《大东》
济南
《诗经》
远东地区
日期:2012
-
描述:
济南最早的诗篇,可溯至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大东》。该诗揭露控诉了周王朝对远东地区人民的盘剥,属《诗经》中的上乘之作。作者是一位谭国(古址在济南东郊)大夫。《诗经·大东》之后,济南本土诗人辈出,唐代有崔融、员半千。宋代有范讽、李清照、辛弃疾。李清照是中国第一才女,是历代词论推许的宋词婉约一派的代表词人。她开创的“易安体”优美动人,风格独具,是宋词中无可替代的奇葩。辛弃疾与苏轼一道,被誉为宋词豪放派的领军人物,时号“苏辛”。与李清照一样,辛弃疾词亦极大地拓展了宋词的表现潜能,这使“济南二安”(李字易安,辛字幼安)当之无隗地成为宋代词坛的双星。 金元之际,济南有杜仁杰、刘敏中、张养浩诸人。明代济南成为山东省省会之后,本土诗人如边贡、李开先、李攀龙、于慎行、王象春等相继涌现。有明一代,李开先以其诗文主张和创作实践,号为“嘉靖八才子”之一。同时,又以其收藏金元以来的小说戏曲民歌,甲于全国,时称“曲山艺海”。于慎行不仅为一代帝师,其诗文成就亦“一时推大手笔’’(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明史》本传则称其“学有原委,贯穿百家…·一文学为一时之冠”。特别是边贡和李攀龙,他们是明代“前后七子”的中坚和盟主,是领袖明代诗坛的杰出诗人。
-
创新农村成人教育模式 为劳动力转移提供服务
-
作者:
来源:
中国农村教育
文献类型 :期刊
-
关键词:
农村富余劳动力
转移培训
实训
专业建设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成人教育
成教工作
乡镇
中心学校
济南市
日期:2012
-
描述:
历城区地处济南市城乡结合部,现辖13个街道办事处、6个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常驻人口120多万,面积1298平方公里,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30强前列。历城南依泰山,北濒黄河,人杰地灵,明清以来素有"齐鲁首邑"之称;龙山文化遗址的蛋壳陶艺术,大辛庄遗址的商代甲骨文,中国第一座石塔四门塔蜚声海内外,涌现出辛弃疾、边贡、李攀龙、周永年、马国翰等历史文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