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黄文锡(1937——2022)江西省玉山县人。江西省赣剧院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学会理事,中国民主同盟江西省委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曾获江西省劳动模范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小評鶯鶯——談越剧青年演員朱东韵的表演
作者: 黄文錫 来源: 上海戏剧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观众 思想意义 母亲 爱情 幸福生活 越剧 表演 反封建性 特殊性格 日期:1961
描述: 上海越剧院青年演員朱东韵同志,成功地扮演了《西厢記》中的鶯鶯,看后頗有感受。鶯鶯的反封建性格是有它的特殊性的,她是相国千金,幼承庭訓,封建礼教的影响对她不能說不深,但尽管如此,却阻止不了她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二者之間的矛盾在这位端庄靜淑的鶯鶯身上表現得非常复杂。表演鶯鶯,除了要求演員深刻地认识人物反封建的思想意义外,还必須善于掌握人物这种复杂的性格,才能揭示人物勇于突破封建束縛、追求自由的反抗精神。朱东韵同志的表演在这两方面都做得較好,而且富有独創性。
还“戏”于民
作者: 黄文锡 来源: 创作评谭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疾风骤雨 正象 人民群众 剧场艺术 时光倒流 杀猪 露天剧场 人能 可真 江东父老 日期:1997
描述: 前些时,一批艺术家赴山西边穷地区演出,受到广大人民群众极其热烈的欢迎。有些露天剧场没有座位,农民们愣是连续数小时站着观赏,彩声有如疾风骤雨。有的农民家住二十里外,竟饿着肚皮跋涉而来,以戏充饥。他们说:大艺术家送戏下乡,咱一辈子难得一见,哪能放过?看了,果然是好!艺术家们置身于观众的热潮,也感慨万端: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也由于电视的冲击、流行歌舞的挤兑,严肃艺术已是冷落绛帐,从业者颇有孤寂凄清之叹。象这样热烈欢迎的情景,可是多年未遇了!他们言之,不禁热泪盈眶。其实,类似情形也发生在我们身边。1989年,我
刮目相看
作者: 黄文锡 来源: 上海戏剧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方戏曲 艺人 剧团 文学价值 戏曲界 观众 演义小说 作品 民族矛盾 日期:1981
描述: 范若愚同志在某地讲学时,看到某个县剧团演出连台本戏《天宝图》,颇加赞赏,引起文化领导部门的重视,召集省里戏曲界人士座谈。会上颇多专家学者,发言引子却大同小异:“很抱歉,过去对《天宝图》之类的演义小说,根本没有看过……”笔者也有同感。此类演义,同历史上一些优秀小说相比,只算得二、三流的作品,大抵文学价值较低,甚而连起码的历史常识亦多讹误,即如《天宝图》,写的是“元朝”之事,定都却在“金陵”;元朝取缔科举达八十年,书里却出现了“文武解元”;其所叙又纯系汉官之间的冲突,毫未涉及作为元蒙时代重要特征的民族矛盾。从这些方面看,的确令人觉得“不屑一顾”。但撇开那些荒诞无
談点儿章法
作者: 黄文錫 来源: 上海戏剧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京剧 表演艺术 思想感情 唱腔 心情 章法 戏剧矛盾 剧目 西皮 戏曲 日期:1962
描述: 文章有章法,乐章也有章法。戏曲的唱腔,是综合在表演艺术里的乐章,因此也得有章法。章法者,結构、体制、布局之謂也。傳統剧目的唱腔大都是讲究章法的。例如京剧:一段唱,从倒板起,接慢板,轉原板、二六,直至快板,形成循序漸进、发展自然、工整严謹的結构。这显然是依据人物思想感情发展的一般規律——由平靜到激动,由漸变到突变——而制訂的,所以能应用到不同的剧目或人物,表現复杂的思想感情。一段唱是这样,那么整个一出戏呢?它的唱腔安排,除了各段都要符合人物在各个环境、时間里的心情外,还得随着戏剧矛盾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而变化。試以譚鑫培的《捉放曹》(《行路》)为例:陈宮随曹操出場时,不过淡淡两句[散板];劝慰曹操时,也只有平平四句[流水];待到曹操听見磨刀之声,举剑要杀,陈宫拦之不及,唱[散板]:“他一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作者: 黃文锡 来源: 中国戏剧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分析研究 创作冲动 戏剧事业 托尔斯泰 延安文艺 生活积累 题材 优秀作品 生活形式 艺术生产 日期:1961
描述: 要写出好戏来,单靠一般的編剧技巧是不够的。剧作者必須要有对于某一具体題材的丰富的生活积累。深刻的分析研究和强烈的創作冲动。这里,首先有必要强調生活的积累。剧作者对生活的认識愈透彻,他所写出的作品可能愈深刻;作者对生活积累的材料愈丰富、視野愈广闊,如毛主席所說的“观祭、体驗、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級,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爭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在延安文艺座談会上的讲話》),那么,他构思創作的时候,就愈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像莎士此亚,像托尔斯泰那样的丰富和广闊,是值得我們学习的。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而天下的好題材是无限的;剧作
青兰交映 彩色缤纷
作者: 黄文锡 来源: 中国戏剧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再创作 京剧 历史唯物主义 思想性 文化专制主义 五彩缤纷 人物性格 传统戏 批判地继承 延安时代 日期:1978
描述: “青出于兰而胜于兰”这句老话,含着点辩证法。确实,当青色未出之时,兰色原也是自见其娇美的;只因青色别具丰姿,令人耳目一新,才有“胜于兰”的美誉。青有青的妙用,兰有兰的价值。青兰并存,红绿交映,方显得彩色缤纷。倘若青色一出,却又反过来取消兰色,则仍然是“清一色”,与单有兰色而不出青者何异?又怎能构成争芳斗艳的瑰丽图景呢? 艺术上的“清一色”是“四人帮”的文化专制主义造成的恶果之一。由于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坚决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伟大方针,今天的祖国艺坛,开始呈现出五彩缤纷的万千气象。我们在为诞生于延安时代的京剧《逼上梁山》大声喝彩的同时,不妨也对传统戏《野猪林》表示欣赏。前者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批判地继承传统,进行了很好的再创作,强调了人民群众的作用,加强了剧本的思想性;后者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包
简论艺术生产的两重性
作者: 黄文锡 来源: 赣江经济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剧团 艺术产品 阵痛 文艺工作者 观众 两重性 艺术表演团体 艺术生产 文艺体制 剧目 日期:1984
描述: 今天,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我国各行各业的改革浪潮,汹涌澎湃,日益高涨.它的冲击波也震动了文化艺术领域.许多文艺工作者再也不甘安于现状.他们正经历着蜕皮前的阵痛,开始了严肃认真的思考:文艺体制是否必
集大成于当代,拓周行于未来:读《中国戏曲通论》
作者: 黄文锡 来源: 戏剧杂志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戏曲研究 通力合作 《通论》 “史” 当代 中国艺术研究院 集大成 中国戏曲 日期:1990
描述: 围绕中国戏曲的课题,在“史”的方面,自王国维始,出现过许多自成系统的专著,而在“论”的方面,虽然撰家纷出,却一直停留在局部经验的总结或个别论题的探讨上。在这种情况下,由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的专家们通力合作的《中国戏曲通论》(以下简称《通论》)的出版,满足了人们翘企已久的心愿。它不仅概括了“前海学派”长期来在戏曲研究方面的真知灼见,
上页 1 2 3 ... 5 6 7 8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