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
从《艺苑卮言》看王世贞的诗论
-
作者:
罗仲鼎
来源:
文史哲
文献类型 :期刊
-
关键词:
何景明
诗论
总体目标
评论
李攀龙
美学标准
王世贞
李梦阳
复古
不似之似
日期:1989
-
描述:
王世贞既主张复古、又反对模拟。主复古是为了树立崇高的美学标准,反模拟是强调学习古人应有正确的志度与方法,两者相反相成,总体目标就是以复古求变革。王世贞认为诗文有严格的法度,作家应该遵守;但他又提出“离而合”的口号,认为不能过分拘泥古法,强调不似之似与妙合自然的美学原则。王世贞对众多作家的评论,显示了他广阔的审美视野与高度的审美水平,其中许多精采的评断,发前人之所未发,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论王世贞的文学批评
-
作者:
郑利华
来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
关键词:
文学主张
文学氛围
文学流派
王慎中
李攀龙
王世贞
诗歌创作
唐宋派
文学批评史
后七子
日期:1989
-
描述:
长期以来,“后七子”文学流派的集大成者王世贞,因为提出了文必秦汉和诗学“格调”说的文学主张,一直受到文学批评史研究者的冷遇,并被简单地冠之以复古模拟派代表的称号。然而,要是注意到王世贞文学批评理论内在的意义和当时特定的文学氛围,注意到他的文学主张在明代波浪起伏的文学批评长河中所产生的影响,对他的评价,就会得出
-
“宏襟宇而发其才情”——明代前后七子自赎性反思散点的聚焦
-
作者:
陈书录
来源:
学术月刊
文献类型 :期刊
-
关键词:
前后七子
表层结构
七子派
何景明
前七子
李攀龙
王世贞
明代中叶
李梦阳
反思
日期:1989
-
描述:
明代弘治年间崛起的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和嘉靖年间复兴的李攀龙、王世贞等后七子,相继称雄于文坛近百年之久。对于他们勃兴文学复古运动的群体形象,历来文学批评家大多以“拟古”二字加以概括。然而,叶燮、王渔洋等人,却在心平气和的再三审视中,看到了七子派的诗文创作与文学主张有得与失的两面性,认为在反对“剽窃摹拟”、尊重创作个性方面,王世贞等人的诗评“间有大合处”。虽然他们对七子派文论中的“大合处”缺乏系统性的阐述,对其“间有大合处”的动因缺乏深刻的剖析,但却开启着人们深远的思索。
-
析李攀龙《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
作者:
陈书录
来源:
名作欣赏
文献类型 :期刊
-
关键词:
轨迹
传统意象
吴国
流转
李攀龙
诗歌意象
杨继盛
创作个性
转换视角
江西
日期:1989
-
描述: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尽管李攀龙的创作个性“粗毫诞率”(王夫之《明诗选》卷五),但他有时还神往“迹藏于思”的妙境(李攀龙《与许殿卿书》)。如果将“迹”视为诗歌意象转换的轨迹,那么,“思”便可以看成诗中的情思。《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中意象转换的轨迹便蕴藏于诗人情思流转的脉络之中。诗中的情思,一言以蔽之:“怜”,即
-
可喜的探索——评《唐诗今译集》
-
作者:
陈光明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
关键词:
原诗
编辑说明
李攀龙
现代诗
七言绝句
人世沧桑
唐代诗歌
古典诗歌
人民文学
诗家
日期:1988
-
描述:
翻译难,译诗尤难。用现代规范的诗的语言,来再现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唐代诗歌艺术的风貌,更是难上加难。人民文学出版社却知难而进:编辑李易同志约请海内知名的唐诗专家、新诗家、诗词作家、研究及教学人士150余人,大胆、谨慎地开始了探索,相当成功地将一本42万余字的《唐诗今译集》奉献在读者面前。《编辑说明》指出:“这将有利于引导唐诗初读者去窥探唐诗的宝藏,有助于唐诗爱好者去进一步欣赏唐诗的精粹;而古典诗歌研究者也会从其中受到新鲜的启发,新诗创作者也会从其中得到传统的借鉴,”读完全书,我认为它于此确有所开拓,确能使广大读者得以从一个新的角度一窥唐诗的风采。以诗译诗,不仅要透彻理解原作,把握原诗的意境、风格,而且要采用恰当的现代诗的语言和形式表现出原诗的神韵。因此,成功的译诗都必然是一次高水平的再创作。例如,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
-
论汪道昆 汤显祖同时代的曲家论之一
-
作者:
徐朔方
来源: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
关键词:
水浒传
潘之恒
汪道昆
李攀龙
王世贞
复古主义
后七子
二十年
张居正
汤显祖
日期:1988
-
描述:
16世纪后半,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成为当时文坛的主宰。李攀龙在1570年去世,次年汪道昆的《副墨》编集出版,汪道昆不在后七子之列,却被人称为同李、王三鼎足的大家。汪比王大一岁,李攀龙比他俩大十二、三岁。李、王从事文学活动较早,他们在文坛上成名在前,在官场上得意在后。文名成为他们仕进的铺垫。李攀龙官做到陕西提学副使,正四品,如果他不是去世较早,官位后来可能会更高。王世贞做到南京刑部尚书,正二品。这是正史列入《文苑传》的人在官阶上所能到达的顶点。汪道昆比王世贞大一岁,他的文名却比王世贞至少迟得二十年。他做大官在前,官位是他登上文坛的阶梯。后来他同
-
《四溟诗话》论意境和意境的创造
-
作者:
蔡诗意
来源:
民族艺术研究
文献类型 :期刊
-
关键词:
意境论
诗论著作
李攀龙
宗盛唐
文学批评史
意境创造
后七子
王国维
《四溟诗话》
审美客体
日期:1988
-
描述:
《四溟诗话》又名《诗家直说》,明代谢榛(1495~1575)所作。谢榛,字茂秦,临清(今属山东)人,当后七子结社之初,曾以布衣执牛耳,后为李攀龙等所排斥,削其名子七子之列。谢榛论诗主性情,宗盛唐,倡模拟复古,但也不乏确有创见的精辟之论。多年来,对《四溟诗话》(以下简称《诗话》),所引只注卷次(均据《历代诗话续编》下册),这样一部较为重要的诗论著作,却缺少足够的重视,鲜有专论加以研究;一些文学批评史著作,除了肯定其个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