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
论沈王景的戏曲创作
-
作者:
李洁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关键词:
古典文学
沈王景
中国
文学研究
戏曲
日期:1997
-
描述:
沈是明代与汤显祖双峰并峙的戏曲大家,但建国以来,许多论者以汤显祖为明传奇的代表作家,对沈则多采取贬抑态度。本文以沈作品为依托,论述他对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论“临川四梦”对唐代相关小说的改编
-
作者:
吕贤平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关键词:
改编
“临川四梦”
叙事艺术
唐代小说
文化内涵
日期:2004
-
描述:
汤显祖“临川四梦”直接或间接地取材于唐代小说。本文把“临川四梦”和与“临川四梦”相关的唐代四篇小说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文本,以“临川四梦”为聚焦点,从改编的角度,通过对比唐、明两代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品在文化内涵和叙事艺术上的变迁,透视“临川四梦”对唐代相关小说的承继和超越,力图以此丰富汤显祖戏剧的研究内容,并从一个侧面揭示中国古代叙事艺术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就演变过程中的一些现象作尝试性的阐释。
-
姹紫嫣红随类赋彩 赏心乐事情采自凝:以《牡丹亭》英译为例看戏剧翻译
-
作者:
朱玲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关键词:
字幕译本
《牡丹亭》
戏剧翻译
翻译策略
台词唱词译本
日期:2007
-
描述:
在中国古典戏剧宝库中,《牡丹亭》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全剧共计55出,主题鲜明,文情并茂,文化内涵丰富,难怪连它的作者有“东方莎士比亚”之称的汤显祖都承认:“自谓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20世纪以来,这部作品受到了越来越多中外学者、普通读者以及观众的关注。要把这样一部鸿篇巨制翻译成英文并向世界介绍传播,尤显必要与不易。 戏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集音乐、舞蹈、绘画、表演、语言等要素为一体。与诗歌、小说、散文相比,戏剧又兼具有文学性和表演性。根据戏剧本身的双重属性,戏剧翻译一般可分为用于文本阅读和用于剧场演出两大类。本文在此基础上将剧场演出译本细分为演员台词唱词译本和剧场演出字幕译本,并探讨了各类译本应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 本文以中国古典戏剧《牡丹亭》英译为例,从戏曲唱词、韵文台词和散体台词三个角度抽取样本,根据笔者提出的依用途不同而细分的戏剧翻译策略,将白之、张光前、汪榕培和青春版昆曲演出时的剧场字幕译本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四个译本各具特色,并进一步说明区别的原因主要在于用途不同--前三个译本用于文本阅读而最后一个译本用于剧场演出。
-
晚明性灵论对唐诗的接受与古典唐诗学的走向
-
作者:
查清华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关键词:
诗学发展
性灵说
古代诗文
性灵论
唐诗观
公安派
古典唐诗学
正面影响
核心理念
独抒性灵
日期:2013
-
描述:
晚明性灵论者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反对格调论者摹拟包括唐诗在内的古代诗文,因而他们对唐诗的研究成就以及对唐诗学发展产生的正面影响往往被忽略。徐渭、李贽、汤显祖等人对唐诗的论说,均以自然性灵为核心理念,明显带有异端思潮的特色,直接开启了公安派的唐诗观。为反击格调派,晚明性灵论者在研究唐诗、阐释唐诗时,由于角度不同,往往别开生面、新意层出,使得古典唐诗学堂庑顿开。公安派以性灵说为核心,以真性灵、
-
高濂与《玉簪记》研究
-
作者:
杨凯锋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关键词:
戏曲文学
写作技巧
高濂
文人化写作
古代文学
玉簪记
写作题材
日期:2007
-
描述:
《玉簪记》既是一部深深刻上高濂个人烙印的作品,也是一部浸透着时代特色的传奇。 高濂是商人之子,在他父亲“贾而好儒”的影响下,走上文人化之路,一生从事多方面的文化活动,去除身上的商贾气息。在晚明世风和士大夫文化的影响下,高濂创作了《玉簪记》等多部文学作品,体现他所推崇的文人志趣。而《玉簪记》中“命试”、“手谈”、“会友”等出都是在高濂改编《玉簪记》本事和杂剧的过程中新加入的情节。这些情节往往可以在高濂的家庭、交游和情趣爱好中找到相类似的证据,可见是高濂创作过程中结合自身的经历添加进去的。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在《玉簪记》这部作品中,找到大量仿写其他作品的证据,特别是对《西厢记》和《拜月记》的仿写。据推算,在高濂活跃的时代,魏良辅已经完成对昆山腔的改造,梁辰鱼的《浣纱记》业已付梓问世,《西厢》、《拜月》、《琵琶》之争硝烟弥漫……但此时,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沈璨《南曲谱》都尚未问世,传奇的繁盛时期还没到来:这个时期,传奇创作的技巧远没有成熟,作家们正在寻找可供创作参考的范本,而《西厢》、《拜月》、《琵琶》之争正是这个背景之下的传奇创作大讨论。而《玉簪记》就是这一传奇发展的特殊时期出现的较成熟的作品。它对前代优秀作品的仿写,顺应了传奇在题材、结构、技巧等方面的演进过程,为刚刚兴起的传奇这种体制提供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并为这种体制的最终成熟提供了中间形态。“传情、状景不离《西厢》、《拜月》。”《玉簪记》可谓是《琵琶》的反动,在人物刻画、情节设计等多方面受到《西厢记》的影响,歌颂自由的爱情成为此后传奇创作的主要主题;而在结构上,《玉簪记》又大量借鉴了《拜月》的悲喜交织、冷热匀场等关目安排的技术手段……不妨说,《玉簪记》得《西厢记》之“神”,而学《拜月记》之“术”。 当然,《玉簪记》在仿写的过程中也有自己独特的创造。“闹会”、“追别”等出都在模仿之外,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这些也正是《玉簪记》能够取得如此之长的艺术生命的重要原因。
-
昆曲《牡丹亭》音乐研究:兼谈青春版《牡丹亭》
-
作者:
李砚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关键词:
昆曲
主腔
青春版
牡丹亭
变化形态
日期:2007
-
描述:
昆曲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它有着独特渊厚的美学传统和独具神韵的东方风格,使其数百年来历经沧桑而始终对于人们具有永恒的魅力。《牡丹亭》上承“西厢”,下启“红楼”,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中一座巍巍高峰。其瑰丽的爱情传奇,以雅典唯美的昆曲来演绎,相得益彰,四百多年来不绝于舞台。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4年,由台湾著名学者白先勇先生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全国范围内的上演,更带给这门古老的艺术以青春的喜悦和生命。本论文以昆曲《牡丹亭》为切入点,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音乐分析和音乐本体的研究。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是对昆曲形成发展史的回顾;第二章是《牡丹亭》的艺术分析,是全文的重点,首先是对汤显祖的生平简介以及对其《牡丹亭》创作理念的分析,然后从剧情、人物形象概述、主要矛盾分析入手,并选取了《游园》、《惊梦》、《拾画·叫画》三出成套唱腔,对其进行音乐本体的分析和研究,得出南昆风格戏曲唱腔的特点;第三章是对青春版《牡丹亭》艺术成就及影响的总结,希望能够对昆曲的保存和发展有一定的助益。
-
晚明至清初传奇叙事结构的演变
-
作者:
李昕欣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关键词:
清初
叙事结构
晚明
古代文学
日期:2007
-
描述:
晚明至清初是传奇叙事结构发生演变的重要时期,本文对这一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并借鉴西方的“范式”理论,从创作和理论两个层面展开研究。 上编着眼于创作层面,通过对代表作家和作品的品读,概括传奇叙事结构在继承期呈现的继承和模拟的范式特点,在探索期所表现的探索和突破的百花齐放,以及在成熟期展现出的精致化和象征化的范式特点。致力于勾勒出作为叙事文学的传奇在叙事结构方面经历的“文学革命”的演进轮廓,探究演变发生的内因和外因,并为不同时期的传奇作家们在这一过程中殊途同归的努力划定坐标。 下编侧重于理论层面,首先通过对这一时期传奇叙事结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从沈璨到李玉、李渔以及从汤显祖到洪舁、孔尚任两大范型的研究,探究两大范型在各自的发展进程中所体现的逻辑联系与发展趋势。同时对王骥德、吕天成、徐复祚、李渔等晚明至清初的代表曲论家关于叙事结构的理论思考进行梳理,展现传奇叙事结构理论由浅入深,由零散到系统,逐步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的过程。 晚明至清初传奇叙事结构的范式演变,是传奇这一文体中所包含的叙事性和戏剧性特点得到认同和发展的过程,是体现中国古典戏剧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方面,值得我们关注。希望本文的探究和分析,能够有助于明清传奇发展史和戏曲理论史的全面认识。
-
从美学的视角看朱熹理学到阳明心学的转变——以“理”、“心”等诸范畴为例
-
作者:
韩贻杰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关键词:
范畴
境界
人与人的关系
整体构架
宇宙万物
朱熹理学
意志的培养
伦理实践
逻辑与历史
阳明心学
致良知
道德
规律
美学
理论
有章可循
视角
转变
由外而内
哲学
日期:2008
-
描述:
本文试图通过本体论、工夫论和境界论三个层面作整体构架,以“理”、“心”,“格物”、“致良知”和“孔颜之乐”、“曾点之乐”这三对范畴来作对比,从美学视角看朱熹理学到阳明心学的转变,这转变包含着逻辑与历史两个层面。理学是在孔子组织、完成人人关系网之后,宋儒以天人关系为表象,对人人关系进一步成功梳理的伦理哲学成果。在程朱理学中,“理”范畴是宋代理性精神的理论化,是这个时代伦理实践活动的体现,其中两个最主要的意义是指事物的规律和道德的原则。人们所遵循的道德原则实质上就是宇宙普遍法则在人类社会的特殊表现。作为“理”、“气”所衍生出的二级范畴,“文”这个范畴在朱熹理论中有丰富的、多层次的含义。从它包含的自然的美、社会的美与文学艺术的美三个方面分析,可以看到朱熹美学正是克服了“文”具有的感性快乐与理性伦常之间的矛盾,达到“理”所规定的生命最高境界--圣贤境界。因为逻辑与历史的发展,“理”的内在矛盾激化导致了朱熹理学体系的理论终结,王阳明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心”这个本体范畴。王阳明“心即理”说的提出,在心理合一的表象之下,摒弃了外在的、高悬的天理对人的伦理道德的控制性,打破了主体道德意识与客体宇宙规律的长期统一,使主体脱离客体走向了独立而充分的发展。近代意义上强调内心、情感的哲学、美学开始在晚明出现,汤显祖、徐渭、公安三袁便有了艺术创作的理论基点,从而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浪漫主义思潮。朱王二人的终极目的是相同的,即“内圣而外王”,通过对人的内在的伦理观念和道德意志的培养,来达到外在的社会功利目的,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但两人达到内圣的途径却是不同的,一个是“致知在格物”,一个是致良知。朱熹的“格物”是正心诚意的手段,它由外而内,有章可循的对人的理性与感性以及人与人的关系进行了处理,达到了内在的中与外在的和。在格物的过程中,人们不但体味到了理,认识了宇宙万物的规律,道德伦理的先验准则,而且体味到了理所昭示的宇宙万物的生命力,以及人自身的勃勃生机。王阳明的“致良知”,注重如何内在的发明本心,使心之灵明与天地万物一气流通,实质上是使良知成为人自觉的道德判断与伦理实践的标准和动力,最终容易演化成心理情感对伦理原则的操控,阳明的致良知除以自慊为准则外,并没有理性可循的实施步骤。在精神世界中,具体到个体知识分子的人格培养与人生境界体味,朱熹理学所提供的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关怀,人们循此所达到的人生境界也是自由的、美的境界——孔颜之乐。这美的境界的外在表现为“圣贤气象”,内在的内容就是实现“心与理一”。孔颜之乐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通过“涵咏须用敬”的修养方式获得;极具知性色彩,有着儒家固有的人生价值关怀,并且内在的表现为中,外在的表现为和。对于超越道德境界的审美境界,王阳明则推崇“曾点之乐”。通过对敬畏的再诠释,曾点之乐即是仁者境界与狂者境界的和谐统一。其审美内涵为:摒弃理性与认知,而注重获得的直截性;具有个体性特点,去群体化趋势;形式上的非功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