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
浅析“临川四梦”中的文化意蕴
-
作者:
单隽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关键词:
临川四梦
文化文法
因梦成戏
三教合流
因情成梦
日期:2003
-
描述:
汤显祖的“临川四梦”自问世以来,一直倍受文学界和戏剧界的关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汤显祖研究仍然是古代文学研究的热点。虽然近几年来不乏新的学术见解,但是结合当前世界范围内文学研究向文化研究转移的大背景,从文化的角度切入汤显祖及其“临川四梦”的研究,目前还处在一个起步的阶段。有鉴于此,本文选此题目作专题研究,试图对“临川四梦”中透显的复杂的思想内容作一较为深入的剖析和解读,从而探求其深层的文化意蕴。
论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汤显祖“临川四梦”对原传奇话本所作的改编,共有四个小节,分别比较《紫钗记》与《霍小玉传》、《牡丹亭》与《杜丽娘慕色还魂》、以及《南柯记》与《南柯太守传》、《邯郸记》与《枕中记》在主要人物、故事内容、情节结构等方面的异同。在此比较的基础上指出,“临川四梦”虽不是汤显祖原创性的作品,但他之所以以此为题材进行重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几部作品本身都含有“梦境”的描写。他对此的修改与再创作,并没有破坏掉原作中“梦”的情节和框架,而是以“梦”为核心生发出新意来。
第二部分是对汤显祖“临川四梦”中的“梦”的剖析。在汤显祖那里,梦的描写不但是一种审美的艺术手段,而且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他观照人生的重要方式。本文以汤氏自己所谓的“因情成梦,因梦成戏”二句,作为索解“临川四梦”的一把钥匙,认为“梦”与“戏”在表现形式上有相通之处,因此,用戏剧的形式写“梦”,也许更加恰当。特别是“后二梦”将梦、戏、人生结合起来加以表现的特点,更体现出汤显祖关照人生的独特方式——人生如“梦”亦如“戏”。这样,一方面,“梦”的形式就为“戏”的创作提供了自由发挥的天地,扩大了戏剧的容量;另一方面,以“梦”入戏,又浓缩了“戏”的冲突,从而在“梦”—“人生”—“戏”之间建立了一种互为参照、彼此阐释的关系。“梦”是情的外化和延伸,而“戏”又是“梦”的敷演与再现。“梦”和“戏”来源于“情”,表达的也是“情”,“临川四梦”正是“情”的衍生与显现。“情”在“临川四梦”中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当它表现为男女之情时,作者赋予它正面的价值,以《紫
钒记》和《牡丹亭》为代表: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对现实欲望的执著与追求。在这
一层面上,“情”就成了“欲”的一种深度表现或极端形式,《南柯记》和《邯郸
记)所表现的就是这种“情”——对功名利禄的热衷、执著与追求,以至形成主
人公的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情结”,而“梦”正乃这种“情结”的一种升华式表现。
在第三部分中,本文借用“文化文法”的溉念,对“临川四梦”所遵循的叙
事法则和内在理路作了一定程度的发掘。“文化文法”是台湾著名的文化人类学
学者李亦园先生提出的一个概念:“所谓文化的文法是在儿童时代就开始灌输,甚
至于在母亲的怀胎里就开始‘谱人’的文化法则,所以经常是下意识存在的,但
却无时无刻不在统合支配人的行为的,使他的行为成为有意义而可以为同一群体
内的人所了解的。”《牡丹亭》中以“情”反“理”的自然人性论,或者说是以自
然人性论为基础的情/理二元论,就是贯穿《牡丹亭》叙事的文化文法,它既给人
物的行动提供了一种人性论的依据,又为“梦”的生成奠定了一种心理的基础,
整部剧作就是以此设置情节、结构故事、组织冲突的。相同的创作主目反映在《紫
钦记》里便成为另一种形式——以“情”反“势”:“理”一旦借助“权力”而获
得了它的霸权地位,便成为一种“强势话语”或“权力话语”。“后二梦”则体
现出明代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思想,汤氏借用“梦”的形式,告诉人们所有的欲念
或愿望都是虚幻的空无之“梦”,而“梦”的结构形式正好体现了“空”(佛)、“无”
(迢)二字,“后二梦”即是以此作为叙事的文化文法而展开来的。另外,本文又
结合汤显祖生平经历的分析,指出“后二梦”虽从整体上看,表现的是佛道的虚
无思想,但其中也隐含着懦家知识分子积极入世的情结,在他身上,入世情怀与
出世希冀始终交织在一起,不即不离无从截然分开。所以,一方面,他借用佛道
思想来沽解人们的现实欲望,另一方面,又借人物之口阐发了他的治国理想。这
种懦、释、道三教同时并存的现象恰好折射出有明一代三教合流的文化态势。
本文还指出,在重新解读“临J;旧梦”时,应当注意将其放置在具体的文化
语境中,这样才能对汤显祖创作时复杂的文化态度、思想倾向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才能找到其思想史的源头。
-
浙江省建国后十七年的戏曲创作研究
-
作者:
李莉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关键词:
建国初
浙江
创作
研究
戏曲
日期:2007
-
描述:
浙江山川秀丽,文化发达,歌舞繁盛,戏曲文化历史悠久。考之史籍《都 城纪胜》、《繁胜录》、《梦粱录》、《武林旧事》等,南宋初期,温州杂剧兴起, 临安(今之杭州)城内遍布勾栏瓦舍。之后,表演长篇故事的综合性戏剧—— 戏文,不断发展,到了元大德以后,遂成为舞台霸主。南戏嬗变为传奇,浙江 功亦甚巨,其五大声腔,三居其地,谓之海盐、余姚、杭州。传奇阶段,浙江 出现了多名戏曲大家,有高明、徐渭、王骥德、李渔、洪昇等等。汤显祖虽非 浙人,然在浙江遂昌任过知县,与浙人多有交游,其不朽之作《牡丹亭》亦产 生于遂昌任上。戏曲经典名著,许多作于浙人之手,如《张协状元》、“荆刘拜 杀”、《长生殿》,以及理论著作《曲律》、《闲情偶寄》等等。乱弹兴起后,浙江 地方戏蓬勃发展,有越剧、调腔、高腔、瓯剧等等。综上所述,戏曲在浙江源 远流长,其创作亦有悠久的传统与深厚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戏曲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改戏、改人、 改制,使戏曲迅速复苏,进入戏曲历史上的又一个春天。于此期间,一代新的 剧作家队伍迅速成长,其代表人物为胡小孩、顾锡东、魏峨、双戈、陈静等。 胡小孩有代表作《两兄弟》、《姑娘心里不平静》、《亮眼哥》、《抢伞》等, 它们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从生活中选取素材,表现那一时代人民的精神风貌。 《两兄弟》写农民因土地私有观念而造成了“兄弟阋于墙”的家庭矛盾,而合 作化运动使私有土地变成集体土地,不但改变了土地的归属制度,还使人与人 变得相亲相爱,社会和谐。《姑娘心里不平静》反映了人们对征兵制度的态度, 绝大部分农民回应国家号召、自觉承担保家卫国的责任,亦有少数人自私自利, 只从自身的利益考虑,剧作嘲讽与批评了这种落后的思想。胡小孩的剧作在当 时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许多人受剧目的教育,提高了对党的正确政策的认 识,也提高了对国家、集体的责任感,由落后变为先进。 《五姑娘》是顾锡东的成名之作,反映了旧社会家庭的专制与礼教制度对 青年人爱情的摧残。该戏的成功之处是抓住几个关键性的戏剧场景,来展示情 节,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作品的思想意义。他的另一部剧作《孙悟空三打白 骨精》,塑造了孙悟空、白骨精等几个鲜活的舞台形象,而且每个形象都寓会着 深远的社会意义与人生哲理。 魏峨、双戈根据小说改编的越剧《胭脂》与陈静主持改编的昆剧《十五贯》, 虽然都是古装戏,但紧扣时代且配合了当时倡导的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风气。 剧作《胭脂》无论在情节还是人物形象上,都对原作做了调整、充实,可以说 是本于原著、又高于原著。《十五贯》亦不同于过去的清官戏,而是着重写调查 研究对正确解决问题的重要意义。 从整体观照浙江建国后十七年的戏曲创作,有三点共性特色,一是与现实 联系紧密,无论是现代戏还是古装戏,都能从中感受到时代脉搏的跳动,看到 当代人的风貌,听到最普通百姓的心声。二是表现了清新明丽的地域风格,即 每部优秀的作品都烙上了“浙江”的标志。这不惟是写浙江人,说浙江事,更 重要的是表现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牧歌的情调与细腻的心理描写。三是高度 “戏曲化”,即用戏曲的手法来写戏曲,塑造人物时考虑到人物的角色属类,并 巧妙地运用道具发展情节。 浙江建国后十七年戏曲创作的成功经验,给今日之戏曲创作带来很多启示, 如,戏曲是草根阶层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因此,创作戏曲时,心中要想到普 通的百姓、要让戏曲作品符合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审美趣味;剧作者要深入生 活,到农民中去,到工人中去,到表现对象的群体中去,和他们打成一片,成 为他们中的一分子,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表现典型的人和事,否则,只有闭门 造车,所写的东西远离生活,远离有血有肉的真人;政府要高度重视戏曲创作 队伍的建设,有意培养一支热爱戏曲事业的作家队伍,给他们创造写作的环境, 对他们创作上的成就予以鼓励,这样,才能不断繁荣戏曲事业,因为,剧本是 戏曲之根本。
-
明代戏曲本色说考论
-
作者:
敬晓庆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关键词:
明代戏曲
历史演变
本色论
审美属性
日期:2004
-
描述:
戏曲“本色”说在我国古典文学批评中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范畴,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本色”源自诗文理论而盛行于戏曲批评,在明代、尤其是明代中后期成为曲论家普遍探讨和关注的一个理论问题。对戏曲本色的追求,是我国古代传统的审美理想在戏曲领域的集中体现。其理论涵盖面相当广泛,涉及戏曲内容和形式的诸多领域。明代戏曲“本色”说的核心内容即在于中国古典戏曲“辨体”观念的整合重组。 明代戏曲“本色”说的纵向演进,经历了一个由诸多曲论家参与讨论、发展完善的过程:其发轫于明初朱权《太和正音谱》对戏曲内在体制规范的探求研讨;中经明中叶李开先“以金、元为准”之本色说、何良俊“宁声叶而辞不工”之本色说、徐渭“本色犹言正身”之本色说、王世贞“虽本才情、务谐俚俗”之本色说的阐发与深化;至晚明沈璟“按腔自然成绝唱”与汤显祖“意趣神色”之发挥后,由王骥德集其大成,构建出“可解”、“可演”、“可传”的完整戏曲“本色”说体系。 明代戏曲“本色”说的横向拓展,经历了诸多层次不一、大小有别的论争辩驳,其要者有关于戏曲语言文质关系的“名剧之争”,与关于戏曲形制的“意法之争”。明代戏曲“本色”说的两次论争,均体现出...
-
钱谦益文学思想研究
-
作者:
丁功谊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关键词:
钱谦益
文学思想
研究
日期:2005
-
描述:
钱谦益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文学家、学者。自上世纪尤其是新时期以来,钱谦益一直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文学思想史的学术理念为指导,在明末清初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分析钱谦益文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从万历年间社会思潮的演变,文坛风会的转向,以及钱谦益的哲学思想、个人交游等方面出发,分析出钱谦益文学思想形成的原因。万历年间,心学走向禅学,思想界围绕无善无恶说展开了激烈的辩论,随着李贽狱中自刎,东林书院的重建,晚明社会思想开始调整,即由王学返朱学,以宗经为基础,主张经世致用。哲学思想的变动影响到文学领域,复古思潮在万历末年再次兴起。钱谦益虽然出于顾宪成门下,但受管志道、李贽等人的影响,走上了心学的道路。在文学创作上,钱谦益最初走的是秦汉派的路子,后来在归有光、汤显祖、程嘉燧等人的启发下,转而学习唐宋诸家古文,进而批判七子拟古之病。第二章论述钱谦益中年文学思想的发展。天启、崇祯年间主流思潮是尊遗经,贬俗学,经世致用,钱谦益走在了这股思潮的最前面。表现在文学思想上,他提倡尊经复古,重视世风世运。同时,他把晚明心学当作禅学,追求虚空灵明、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肯定日常生活与世俗情欲的合理性,表现在文...
-
人文精神的契合与中英文化交流:解读《阿卡迪亚》与《牡丹亭》
-
作者:
张白玲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关键词:
暂无
日期:2012
-
描述:
千百年来,作为一种理想生活的象征,美好生活被无数人所向往和追求。具体到16世纪的话语语境中,尽管那时候没有电灯、蒸汽机或是现代机器,人们对于美好生活仍然有着相同的梦想,提出了关于美好生活的设想和框架。菲利普·西德尼爵士(1554—1586年)是一位生活在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代、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代表作有《阿卡迪亚》(1593年)。汤显祖~②(1550—1616年)是生活在中国明代著名
-
《牡丹亭》改本研究
-
作者:
赵天为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关键词:
戏曲选本
《牡丹亭》
情节结构
折子戏
日期:2006
-
描述:
《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自问世起,就受到了广大读者和观众的喜爱,家传户诵,搬演不衰。但在令人瞩目的传播历程中,《牡丹亭》并非维持原貌,一成不变。相反,它始终与不断的改动相伴随。从文人到曲师到伶工,以及当代的编剧、导演,每一位改编者都注入了不同的艺术倾向,投射出时代审美的折光;从主题思想到情节结构,从曲文曲律到宾白科诨,从角色行当到穿关道具,全方位多角度的改编使《牡丹亭》呈现出纷繁复杂的面貌,也引起人们的关注和争论。因而一部《牡丹亭》的传播史就是一部被不断改动的历史,对《牡丹亭》改本的梳理和研究,是《牡丹亭》研究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本文通过包括全本、曲谱、舞台演出本在内的《牡丹亭》改本的详细考察,力求勾勒出改本系统更加清晰、完备的轮廓,并通过对《牡丹亭》各类、各个改本成败得失的分析和甄别,为当今戏曲舞台上的名著改编提供一定的借鉴。文章包括绪论、正文、结论三大部分。绪论部分:首先,综述《牡丹亭》问世以来的剧坛盛况,勾勒《牡丹亭》改本产生的背景。其次,介绍《牡丹亭》改本的概况,并阐述本文的研究价值。最后,回顾前辈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情况,阐述本文在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等方面的设想。第一章:明代的《牡丹亭》全本改本研究。以明代文人为改编主体的《牡丹亭》全本改本包括沈璟、臧懋循、徐肃颖、冯梦龙、硕园诸家,他们进行改词就调的不懈尝试,不惜大规模删改汤显祖的原著,以期解决《牡丹亭》不易歌唱、不利搬演等方面的缺憾。但由于损害了原著的曲意,受到大量批评,改本无一搬上舞台彻底宣告了改词派的失败,但也为后人积累了经验教训。第二章:清代的《牡丹亭》全本改本研究。虽然清代的《牡丹亭》全本改本创作主体依然是文人,但关注点转移到了政治方面,无论是借《牡丹亭》寄托自己的理学理想,还是对《牡丹亭》的违碍之处进行删改,都体现了改编者身处清代文网下的精神扭曲。对原著精神的背叛使之被评论家嗤之以鼻。第三章:曲谱中的《牡丹亭》改本研究。曲谱中的《牡丹亭》改本创作主体是精通音律的曲师。他们以保持汤显祖原词为宗旨,取得了改调就词的创新成就。其中格律谱和清宫谱以汤显祖原本为改订对象,创制集曲、厘定曲牌,不改原词,从音律入手解决了《牡丹亭》的失律问题,因而受到大力的推崇。戏宫谱则以梨园演出本之“文”,谐清唱派曲谱之“律”,为规范《牡丹亭》的演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第四章:舞台上的《牡丹亭》改本研究。古代舞台上的《牡丹亭》改本主要以折子戏的形式出现,其改编主体是参与梨园演出实践的艺人。他们在舞台表演上精益求精,通过情节、曲白、科诨等诸多方面的增饰删改,突显原著的精神意趣,使之成为《牡丹亭》的舞台经典,至今盛演不衰。当代的《牡丹亭》改编者应该借鉴前人的改编经验,力求创作出当代的《牡丹亭》经典。结论:《牡丹亭》的改编有三类,改词,改调,改表演。每一类改编都有其可取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但是,突出原著的精神意趣,尽量维护原著的优美文辞,是改编成功的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适应舞台、把握古典与现代的契合点,则是当代戏曲名著改编能否获得肯定的重要因素。
-
《红楼梦》与《南柯梦》的一个相同点
-
作者:
冯永亮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关键词:
暂无
日期:2012
-
描述:
众所周知,《红楼梦》受汤显祖的影响很大。在《红楼梦》中,"牡丹亭"名字出现达三次,另有一次出现在回目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而且还出现《牡丹亭》的戏目——《离魂》、《邯郸梦》也有一支曲子出现,即《赏花时》。这些都说明《红楼梦》与汤显祖"玉茗堂四梦"的紧密关系。笔者发现《红楼梦》也涉及《南柯梦》中的内容。四月二十五日,冯紫英谈及三月二十八
-
公安派及其“性灵说”流变研究
-
作者:
陈君丽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关键词:
性灵说
流变
公安派
日期:2006
-
描述:
公安派是晚明时期反对前后七子复古主张,高举“性灵”大旗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其“性灵说”是明代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对晚明、清代直至五四时期的文学理论有着重要的影响,成为其后性灵文学发展衍变的思想和理论根据,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公安派的“性灵说”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对于公安派文学理论、尤其是其核心“性灵说”,研究成果颇丰。然而在系统的研究中,仍有不够明晰或存有争议之处。本文试图梳理公安派及其“性灵说”的流变过程,并辨明四个问题。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梳理:
一、公安派兴起的必然性及特殊性。本文认为,公安派兴起的必然性乃是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使然,即中国文学史始终是“载道”与“缘情”的交替前行,公安派作为一洗明文坛陈腐的复古风气涤荡者必然会兴起;特殊性则表现在,公安派的核心人物袁宏道受吴中独特的士风与世风影响而明确提出“性灵说”。
二、公安派“性灵说”的思想来源分析和理论内容。
(一)对于“性灵说”的思想来源,笔者参照郭绍虞提出的公安派三个思想来源(思想界、戏曲界、诗文界),针对戏曲界与诗文界研究较少的情况进行了较深的挖掘。戏曲界徐渭的“本色论”与汤显祖的“真情说”,诗文界于慎行、冯琦、公鼐三人标举齐风之“诗本性情”、“标宗自然”,都可视为公安派“性灵论”思想来源。
(二)“性灵说”的文学理论内容。这一部分以袁宏道为主,袁宗道与袁中道为辅。袁宏道“性灵说”因其自适追求的变迁及禅学倾向的转移,而产生重大转折,故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因主张本然性情的文学自适而被称为“自然性灵论”,其根源在自然,以“性灵”、“真”、“趣”等概念为标识;后期因主张文士情怀的文学自适而被称为“人文性灵论”,其主旨已由自然转向理性,以“淡”、“韵”、“质”等概念为标识。其转变是“自然”向“理性”的流变。
三、性灵说消歇的原因。一是心学没落和李贽被迫害致死的现实使袁宏道的思想由狂禅转向净土,由早期的孤标狂傲转为后期的静心返观。二是京都攻禅事件对公安派士人造成巨大的精神创伤以及大部分公安派士人的英年早逝。
四、“性灵说”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公安派“性灵说”近启晚明竟陵派、小品文,延至清代袁枚,远至五四新文学运动。可以说,“性灵说”正是在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承载中开辟了中国文学的新时代。
辩明的四个问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