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高濂《玉簪记》风情月思的背后
作者: 譚美玲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万历年间 时代思潮 男女之情 主体意识的觉醒 《金瓶梅词话》 宗教批判 追求个性 高濂 玉簪记 日期:2014
描述: 事涉风月,男女之情,无独有偶,"风情月思"一词,在明人杨柔胜《玉環记》与高濂《玉簪记》都出现过,甚至《金瓶梅词话》也说"风情月意"。这词屡次出现的时间都在明嘉靖万历年间。《玉簪记》出现在丘濬《五伦全备记》之后,汤显祖《牡丹亭》之前,历来不少学者以《玉簪记》富"宗教批判精神"①,"反映了张扬人欲,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思潮"②等说法。甚至,约自2007年起,更评《玉簪记》为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道姑
戏曲家汤显祖洞房巧对
作者: 杨畅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暂无 日期:2014
描述: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汤显祖、字义仍、号海若,临川(今江西)人。妻子是名门闺秀,知书识礼,也很有文才。新婚之夜,汤显祖进了洞房还未开口,新娘便叫丫环递上一张纸条,写有一句上联,要求新郎对出下联,大有"苏小妹三难新郎"的架势。新郎接过纸条一看,出句是:红烛蟠龙,水里龙到火里去;他看着几对红蜡烛张口结舌,一时对不上来。便在地下徘徊沉思起来。苦思了一阵,也没想出满意的下联。夜深了,新娘见对方急得团团转
徐复祚戏曲研究
作者: 刘萍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平交游 《红梨记》 晚明戏曲 故事情节 戏曲创作 徐复祚 日期:2009
描述: 明代是继元代之后,戏曲的又一繁荣时期,而晚明是其中最重要的阶段,许多传奇名家都活跃在这一时期,比如汤显祖、沈璟等。历来戏曲家的研究十分注重名家,但是很多不那么有名的戏曲家也为晚明的戏曲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选取晚明时期常熟戏曲作家和戏曲理论家徐复祚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他的生平经历、主要创作、戏曲理论,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引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缘由、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徐复祚是晚明时期重要的戏曲家,是张凤翼的侄婿,同郑虚舟、梁辰鱼、沈瑕、梅鼎祚、臧懋循等都有交游,但是因为家境败落,名字不为人所知。研究徐复祚,可以更全面地认识明代戏曲史。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徐复祚的生平,他所处的家庭环境对他戏曲创作的影响,他的交游活动,以及对他作品的考证,为下面的作品研究奠定基础。徐复祚的一生很传奇,他的家庭,兄弟不睦,互相陷害,对他的戏曲创作影响很大。而他的交游活动,也对他戏曲观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作用。根据现存资料,证实了《梧桐雨》确实是他的一本杂剧。 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徐复祚作品的特色。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他的作品大部分都有其寓意性,戏曲是他抒发感情的载体,最能体现他对人生的思考,所以本章首先总体论述了他的现存的所有作品,从中提取出他在作品所要表达的观点。徐复祚是一个明代的失意文人,又因为他的家庭发生了很多变故,所以,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很容易局限于自己的人生情感,不能在思想上有质的飞跃。然后又重点论述了他最著名的作品《红梨记》,并通过杂剧与传奇,传奇与传奇的纵向与横向的对比,来分析《红梨记》能流传到现在的原因。 第四章:本章主要是研究他的戏曲理论。我们通过对《南北词广韵选》以及《曲论》的分析,来系统梳理徐复祚的戏曲理论,戏曲主张,从而能更深刻地认识明代戏曲批评史。我们主要分析他戏曲理论比较重要的三点,即语言论、情节论和结构论,认为他的语言论中的“本色论”是从“剧”上进行思考,在本质上是对明朝“本色论”的一大超越。在情节论上,他提出的“要是传奇皆是寓言”的理论,直接影响清代的李渔的“寓言说”。
吴炳戏曲研究
作者: 吴一帆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炳 批判意识 情学思想 艺术特征 日期:2008
描述: 整个晚明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处于社会核心地位的士大夫们,其文化心理自然亦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任何一个历史人物,既是独立的个体,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吴炳作为一位有一定政治力量,同时又兼具文化素养的文人,他的种种表现和其创作的作品都会受到社会政治状况和思想文化的影响。 吴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后人归入临川派,虽然这样的分类并不是完全正确。但深入分析其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他接受了汤显祖关于“真情”的阐述。吴炳意识到作家一定要将真情实感放入作品中,使得戏曲人物在感情的世界里得到生命。吴炳努力继承与发扬前辈的观点,并积极将其与自身观点相结合。本文就是在详细介绍吴炳的“主情说”下,试图比较他与汤显祖在这方面的异同、并进行对比研究。 从艺术角度出发,整个晚明的戏曲创作比前面的时代更加关注文本自身的艺术特点。不管是用词、编曲,还是在戏曲创作的结构等方面作家都投入了更多的心血。吴炳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以临川之笔协吴江之律,创造出自己的艺术风格;同时,在戏曲的结构方面也将时间与空间、现实与梦幻高度的融合在一起。使得他在晚明的艺术创作领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纵观吴炳的一生,由于他一直从事政治活动,对于当时整个晚明的社会政治状况和封建统治的黑暗腐朽有较深入的了解。这使得吴炳在他的作品中,将矛头指向了道学礼教、炎凉世态、堕落士风、官场腐败等层面,对他们进行了较深入的揭露和讽刺。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我们可以发现吴炳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走进举淤口
作者: 项兆丰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暂无 日期:2014
描述: 2011年7月27日,我在龙游祝智勇先生的陪同下,专程访问了西畈乡的举淤口村,了却一桩心愿。被誉为版画大师的杨可扬先生,2010年5月仙逝于上海,终年97岁。他是遂昌当前寿命最长、成就最高的艺术家。我曾以《汤显祖、杨可扬——遂昌的两张名片》为题撰写过纪念文章,作为《遂昌历史·人物·其他》之代跋。我与杨可扬先生之交,可以追溯到二十年前,当时,我辞退
冯梦龙的文学观
作者: 寇静华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创作手法 异化现象 笑话创作 文学观点 文学思潮 人生经历 冯梦龙 情教思想 日期:2009
描述: 冯梦龙的作品数量很大,详细研读过冯梦龙作品的人,都会对他的作品给予很高的评价,其中的文学观点无论对于当时还是现在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实际上,冯梦龙的文学观包含内容很广,纵观其文学作品,其真情性、世俗性和教育性最为突出。本篇论文从以上三方面进行论述,进而清晰地展现了冯梦龙的文学观脉络。 本篇论文分三部分进行论述。首先分析了冯梦龙文学观的成因。这一章着重分析了晚明的政治、经济、文学思潮等因素,并分析了冯梦龙的人生经历,包括他的生活环境,以及情感、讲学、和执政经历。以此整理出冯梦龙文学观的生成背景。本文的第二章着重阐述冯梦龙的文学观点。这一章从冯梦龙文学观的“真情性”、“世俗性”、“教育性”三方面进行分析。在“真情性”这一节里,本文将冯梦龙的情理观与宋明理学和汤显祖的“至情论”相对比,从而论述了冯梦龙对“情真”与“理真”的把握,从冯梦龙对通俗小说与历史著作创作方式的对比论述中,阐释了“虚”与“实”的创作手法,结合冯梦龙的具体作品--“三言”,解读了“真情性”在冯梦龙具体作品中的实际运用。本章第二节以冯梦龙的小说、民歌、戏曲的创作理论为研究对象,进而阐释了文学观中的“世俗性”。本章第三节从与宋明理学思想进行的对比中,解读了冯梦龙情教思想的产生的理论与现实的依据,从对“喻”、“警”、“醒”的具体内涵的论述,解读了“三言”中的教育性,结合冯梦龙的笑话创作理论,阐述了渗透在冯梦龙笑话创作中的教育观点。最后,联系当下的人的异化现象、儿童文学和大众文化论述了冯梦龙文学观的真情性、世俗性和教育性的现实意义。
跨文化交流视野下的《牡丹亭》
作者: 原辉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彼得·塞勒斯 跨文化交流 陈士争 文化霸权 日期:2008
描述: 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中国传统戏曲的经典之作,问世四百年来在国内的舞台上久演不衰。1998年,恰逢汤显祖诞辰400周年,中国和美国掀起了一股《牡丹亭》的排演热潮。其中,美国导演彼得·塞勒斯于1998年执导的“后现代杂沓”版《牡丹亭》和美籍华裔导演陈士争于1999年执导的“传奇”版《牡丹亭》,因其突出的美国文化特点而引起了学者和媒体的共同关注。 首先,美国舞台上的两个《牡丹亭》都打破了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演员中心制原则,导演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意图决定了演出的面貌和特点。彼得·塞勒斯从情色角度对《牡丹亭》进行了大胆的解构,并综合运用了中西不同的戏剧表演形式,因此被称为“后现代杂沓”版《牡丹亭》。陈士争以忠实于原著为特点,并在舞台上使用了各种各样的中国传统表演形式,因此被称为“传奇”版《牡丹亭》。由于两个美国《牡丹亭》与中国的传统演出大相径庭,观众对它们褒贬不一,因此中外学者展开了对传统与创新的大讨论。 其次,透过导演的文化身份我们可以发现,东西方的文化权力关系依然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中。美国人以能够最先上演全本《牡丹亭》而炫耀他们的文化胜利之姿,而华裔导演却在使用各种传统文化资源的同时折...
李渔的整体戏剧观念及其理论研究
作者: 高源 来源:暂无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舞台搬演理论 观众接受理论 李渔戏剧理论 整体戏剧观念 戏剧文本创作理论 独立品格 日期:2008
描述: 李渔是清初著名的戏剧理论家、作家和活动家,他的戏剧理论代表了中国古典戏剧理论的最高水平。有关李渔戏剧理论的研究,在李渔研究中一直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本文从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发展史的角度,结合李渔自身情况,探讨了其整体戏剧观念形成原因,揭示了其理论的基本特征,并以此为出发点,按照戏剧活动基本过程这一全新视角,对其戏剧理论进行了总体研究。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阐述了李渔整体戏剧观念的形成过程及其理论的基本特征。中国古典戏剧艺术特别是戏剧理论的长期发展,为李渔戏剧理论的构建打下了坚实基础。但由于对中国传统艺术形态的继承关系,“以曲为本位”的诗化戏剧理论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明中叶以后,大量文人的参与,在提高戏剧艺术和理论水平的同时,也使得创作中“案头化”的倾向日益严重。明代万历年间,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派”和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爆发了一场有关“情辞”和“音律”的大争论,影响深远。“汤沈之争”以后到李渔之前的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在一定程度上是“以曲为本位”戏剧理论和“案头化”创作理念相博弈的历史,但这两者都忽略了戏剧艺术的独特性质,使戏剧艺术的发展偏离了正常轨道。李渔多年的戏剧活动特别是舞台搬演经历,使其深知‘...
上页 1 2 3 ... 11 12 13 ... 66 67 68 下页 尾页 跳转至:第跳转